陳飛虹
摘 要: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諸多的挑戰和困難,網絡的普及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非主流思想和文化,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在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轉變思路和方法,不斷調整觀念和措施,更新教育理念,做好隊伍建設,不斷改進教育方式,優化教育環境,真正服務學生的發展進步和成長。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一、不斷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社會的信息化、網絡化,把現實世界變成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二者并存的現實環境。這是當下的社會現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面對的現實,也是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認真研究的現實。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學生在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適應網絡化環境,必須從現實的高職學生身心特點和生活學習方式入手,必須認真研究并不斷適應這些發展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順應社會和時代,才能讓教育與時代接軌,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社會的價值和功能。
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單一的教學思想已經嚴重不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高職學生更多的時間要在實習中度過,需要與社會有更為緊密的聯系,大多數學生與網絡為伴,與學校保持一定的距離,此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充分考慮網絡環境,必須利用網絡環境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關注學生的實習、實踐的全過程,需要打破傳統的時空界限,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化,在鍛煉中提升。學生參與企業實習,需要讓企業的崗位能手、技術能人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以他們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來更好地感化學生,輔導員利用網絡和學生保持密切聯系,通過微博、微信、QQ群等及時向學生推送各種教育內容,轉發學生喜聞樂見的有益于他們思想進步、政治觀念更新、道德境界提升的信息,對學生進行不間斷教育。
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培養
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培養一支業務精良、綜合能力過硬的教師隊伍。每一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不僅要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還應該是一位懂得網絡應用的高手,能夠實時利用網絡搜集更多的有價值信息,能夠真正和學生保持密切聯系,通過網絡方便、快捷、高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通過網絡時刻把握學生的思想發展動向,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以此充分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基礎較為薄弱,教育管理難度非常大;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對輔導員的綜合考核側重平時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相對較為輕視,只有在學生發生重大違規的情況下才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管理,而且很多都是就事論事,對學生更多的是批評,缺少相應的感化,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感到非常厭倦,由此進一步影響輔導員工作,造成輔導員的職業倦怠。
為此,需要做好輔導員隊伍建設培養工作,不斷強化他們的服務意識,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不斷增強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戰斗力。高職院校在輔導員選聘以及培養方面需要重視他們的學習,更應該注重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他們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心理輔導能力等。作為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一定要學會運用現代化手段,以更好地服務教育工作,尤其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輔導員進一步提升運用網絡的能力。比如,通過微博、QQ、微信等,建立學生管理群,關注更多學生的個人空間,及時關注學生的個性簽名更新情況,利用微博平臺和學生互為粉絲,及時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有利于他們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鮮內容。
三、積極優化思想政治的良好教育環境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環境優化,需要做好硬環境建設,又需要做好軟環境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高投入、慢見效的教育實踐工作,改變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提高學生的道德境界,尤其是提高一個院校的整體思想境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長期的“潤物細無聲”的精神浸潤和思想熏陶下慢慢改進。高職院校學生都是面向企業一線就業,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知識和過硬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消除社會不良風氣和思想的影響,才能利用網絡更好地服務工作和生活,才能消除網絡對他們的負面影響。高職院校在校內實訓室建設以及實習基地建設方面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也是在間接地支持思想政治教育。
最為關鍵的是優化校園網絡環境。網絡建設日趨成熟不一定說明網絡管理已經成熟,高職院校在網絡建設方面已經投入了很多,在硬件建設和軟件優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在網絡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校園網絡資源內容不夠充實,信息較為陳舊,更新緩慢,與社會需要和時代進步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學生普遍對校園網絡不滿意。因此,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應該做好校園網站的建設,高職院校校園網既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的重要平臺,又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也是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為重要的武器。網站建設突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服務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行業需求,能夠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學習資源,學生就會更多地瀏覽校園網站,不去其他網站瀏覽不良信息。
做好校園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現有的校園網絡,搜集更多的優質教育內容,從紅色網站上整理并潤色相關教育內容,做好更多的優質鏈接,精選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和教育內容,讓學生了解更多黨的優良作風,學習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素養,提高學生的甄別能力,引導學生科學使用網絡,辨別不良信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政治教育和成長環境。
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和內容途徑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轉變教育思維理念,改變過去單一地對學生進行主義教育,突出真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應過分強調意識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真理,真理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學生掌握了真理,自然就會辨析意識形態,就會分清真偽,就堅定地擁護黨的領導,堅定社會主義理念。所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轉變理念,突出真理教育,確保教育的科學性。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從實踐教育方式上需要做到由外在實踐向內在實踐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是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認識、政治覺悟、道德境界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實踐活動。需要一定的外在實踐形式,但最根本的是內在修為。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考慮倫理教育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內在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在自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改變傳統的宣講式教育方式,注重探究式教學模式。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不習慣更多的政治宣講和道德說教,他們更多地希望參與探究。從教育內容上選取更多的鮮活事例、時事熱點,開辦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進行網上QQ心理咨詢,設計黨建園地等,不斷創新教育途徑,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得到教育。
參考文獻:
[1]楊 銳.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1.
[2]孫 婷.網絡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 2011.
(作者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