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潔
【摘要】合唱作為高校的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其美育和德育功能得到廣泛認可,但是業余合唱團在訓練中的困難也一直是各高職院校持續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合唱團員的挑選、基礎訓練以及作品排練這幾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希望對業余合唱團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合唱;訓練;作品選擇
合唱是一門集體的聲樂藝術,它需要各個聲部相互協作,以統一和諧的聲音,抒發一致的情感,表達共同的意志。而想要完整的表達一首合唱作品,長期的合唱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對高職院校來說,如何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加強學生掌握科學的、共性的歌唱方法,培養學生建立多聲部的聽覺等等問題,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研究的課題。筆者根據近幾年組織學生合唱排練的經驗積累,從以下幾點淺談一下高職院校業余合唱團的訓練。
一、合唱團員的挑選
首先,我們可以依托每年校園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等活動中涌現出的文藝積極分子,挑選出一批熱愛唱歌的學生。尤其是每年的校園歌手大賽作為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參與的學生大多數音準、節奏都還不錯,都可以吸納到合唱團中來。其次,我們還可以在全院范圍內招募團員,經學生自愿報名,后期通過一些小測試來加以篩選,挑出音準好、節奏好、聲音干凈且紀律性較好的學生。
二、合唱團的基礎訓練
(一)合唱隊員的聲部分配
在高職院校中組建的合唱團中,并非每一位隊員都有合唱經歷,而他們的歌唱經驗都習慣于唱歌曲的主旋律。因此,有很多的學生并不知道自己適合哪個聲部,而合唱至少是有兩個聲部以上的聲樂作品,所以合理的對每個合唱隊員進行聲部分配是必不可少的首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如果我們像挑選專業隊員那樣彈固定音高讓隊員模唱,大多數學生都會聽而卻步,有的不敢唱,有的對于單音根本就唱不準。所以我們可以找一句大多數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旋律,放在不同的音區中讓學生進行模唱,學生對于旋律的接受程度往往要高于單音,這樣便能有效的確定合唱隊員的聲部了。
(二)合唱隊員的基礎訓練
1、觀摩與模仿
合唱團想要唱出好的作品,需要多方面的訓練,而合唱團的聲音一直都是合唱熱愛者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對于沒有受過聲樂訓練的業余合唱團學生來說,直接給他們在唱歌時講如何呼吸、如何發聲,他們可能并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通常在訓練初期,可以找一些好的、有代表性的合唱視頻及音頻資料讓學生進行觀摩賞析,讓學生從聆聽的過程中先建立合唱聽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觀摩的間隙中嘗試著模仿發聲,通常在這個環節中,將聆聽與模仿反復循環數次,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都可以模仿出合唱所需要的美聲發聲狀態。雖然還并不那么準確與科學,但可以為之后的聲音訓練打下很好的基礎。
2、音色與呼吸
合唱隊員經過模仿訓練以后通常會對合唱的聲音產生一定的興趣,此時便是最好的引導與矯正他們發聲方法的時期。通常我們會采用五個元音字母,即“a,e,i,o,u”來作為發聲訓練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注意自己的口腔打開狀態,用手摸耳根的方式讓他們感受牙關打開的過程,讓他們想象打哈欠時的口腔狀態并帶入到發聲訓練中來。用哼鳴的方式來讓學生感受鼻腔打開的狀態,隨著音區的變化讓他們感受頭腔共鳴與胸腔共鳴。
掌握了基本的發聲方法后,合唱中的呼吸訓練也是尤為關鍵的。因為每一首合唱作品都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有的需要連唱,有的需要彈跳性,有的需要聲音洪亮氣勢磅礴,有的需要輕聲細語娓娓道來。而想要達到這樣的聲音效果,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歌唱中的呼吸控制,因此合唱中的呼吸訓練尤為重要。首先,我們要讓學生在歌唱中學會口鼻同時呼吸,通過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基本的歌唱式呼吸。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并掌握胸腹式呼吸的發力點,并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氣息。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將前面的聲音訓練也加進來,通過五個元音的長音練習來訓練合唱中所必須掌握的“循環呼吸”,用短音、跳音練習來鞏固學生對快吸快呼的運用,從而為長期的合唱訓練打下基礎。當然聲音與呼吸的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訓練方能顯成效,因此,在合唱團的排練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可跳過這一環節,讓合唱隊員在反復練習中形成良好的合唱習慣。
3、節奏與音準
一個好的合唱團員,除了具備正確的發聲方式,節奏與音準的訓練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關系到一個合唱作品演唱的準確性。而在日常的訓練中,除了口頭上的節奏訓練,對于業余團隊的成員,讓他們將肢體動作加入到節奏訓練中來會讓他們更容易理解不同節奏的律動。如拍手、拍胳膊、拍腿、跺腳等動作,強拍該拍什么、弱拍該拍什么、四分音符拍什么、二分音符拍什么等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組合,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很直觀的加深節奏的律動感,還能讓他們在歌唱中肢體得到放松。而關于音準,盡量選擇從小的音樂片段、到樂句、到小節、再到個別單音的讓學生進行模唱,因為對于業余學生而言唱旋律比唱單音要的準確性要更高一些。當然除了這樣單聲部的節奏與音準訓練外,還非常有必要進行多聲部的節奏與音準訓練,可以用很簡單的組合從二聲部的訓練開始,從而讓學生一開始就建立多聲部的聽覺感受。
三、合唱作品的排練
合唱的歷史非常悠久,現有的中外合唱作品舉不勝舉。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適合每一個合唱團演唱,所以合唱團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曲目。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上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他們對于傳統合唱作品少有接觸,如果盲目選擇比較大的合唱作品,一是學生難以駕馭、二是難度較大沒有聽過的作品會讓他們感到乏味,甚至逐漸喪失對合唱的興趣。因此,面對現在的90后大學生群體,我們可以先找一些他們耳熟能詳的通俗合唱作品進行排練,例如《同一首歌》、《龍的傳人》等比較成熟的合唱作品。讓他們感受通俗作品通過他們的合唱也能產生不一樣的美感,進一步鞏固他們對合唱的熱愛。此后,便可以逐漸加入一些傳統并簡單的合唱曲目進行排練。
總之,要組訓練出一支合唱團不容易,需要指導老師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但是參與的學生卻可以從中掌握一定的科學演唱方法,還能夠通過對合唱音樂的演繹,培養自身的音樂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我們還需在合唱事業中繼續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1]楊鴻年.合唱訓練學[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147.
[2]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3]沈爽.合唱排練中各聲部的訓練方法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