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澤琴
摘要:醫院預算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其水平直接影響了醫院的財務管理,并對醫院整體的管理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國醫院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完善醫院績效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醫院;預算;績效;管理
在我國醫改工作不斷推進的前提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與績效管理工作也成為了當前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新推出的《醫院會計制度》(財會〔2010〕27號)中明確指出,醫院的會計系統應同時容納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醫院應該在財務報告中說明預算執行、績效考評和年度成本等情況。
一、當前我國醫院預算工作現狀與問題
目前由于公立醫院缺乏相關制度的約束,從而導致預算和執行脫節,醫院沒有意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原因主要有:一是相關法律體系并不完善,雖然《醫院財務制度》在1999年就開始執行,但是該制度僅是財務收支預算的編制工作,且距離現在時間久遠,早已偏離社會發展軌跡,故而存在很多不足。二是醫院的管理落實不到位,由于沒有完善的預算管理體制,在預算管理過程中有很多需要重視的不規范行為,例如,很多管理人員以為預算隸屬財務部門主管,是財務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顯然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而且過于單一的預算編制方法沒有采用現代的編制方法導致預算效果欠佳。還有,預算編制比較寬松,只有很少一部分醫院在執行預算編制。三是預算管理的內容不完整,當前醫院并沒有將重點放在財務支出的預算狀況上,而是只關注財務的收支預算,很多醫院只是把財務預算視作表面的形式,認為其不存在任何的實際作用。
二、醫院預算與績效管理契合的重要性
績效評價預算應在預算管理中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醫院預算管理多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而制定,且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的參與面較狹窄,醫院中一般職工的參與性較少,相應科室大部分是以文件的形式接受到績效管理的計劃,導致醫院一般職工對于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的認識不夠,自然而然整個管理計劃便無法落實到位。與此同時,醫院作為公益性的服務機構,通常要按照相關規定來制定人事考核制度,而對于醫院職工的考核,通常是將能、績、勤、德作為考核內容,將預算執行等情況納入考核范圍的很少,從而導致醫院的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無法建立起相關聯系。
預算績效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體制,它把項目成本作為衡量標準、把目標作為導向、把業績評估作為核心,并把績效的提高與資源的有效分配緊密結合。具體地說,預算績效管理是通過規定預算績效目標,利用資源優先配置原則,維持或更改已定的計劃,并向管理者提供其結果與目標吻合程度的過程。只有將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助力于整體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完善我國醫院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一)完善預算管理及編制機構
預算管理及編制機構作為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由于預算管理及編制的過程需要醫院各相關部門提供所需的醫院診療過程信息以及醫療市場信息,所以預算績效管理離不開各個部門的配合。醫院應建立一個預算管理委員會,組長由院長擔任,成員包括各個分管領導及各部門的負責人組成。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醫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應負責分析醫院及各部門上交的預算報告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準確性,并監控、協調和評價醫院及各個部門的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
確定合適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醫院在制定預算管理制度時應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能過高或過低,過低可能會影響經營效率,過高可能會阻礙醫院的發展。同時醫院應將預算績效管理目標合理的分配到各個科室,各個科室再根據預算管理委員會提出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上報完成目標所需要的經費。最終由財務科匯總各職能科室所需經費,再上報給預算管理委員會。
培養各部門的預算人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條件,各個部門應做好預算人才的上崗培訓工作。預算工作的專業性較高,難度系數較大,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上任。各醫院之間也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交流,揚長避短。
(二)界定預算考核主體和考核對象
現行《醫院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了在預算績效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醫院、預算管理部門及財政部門的職責,通過醫院—預算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層層審核,規定了各個管理層次在預算編制、執行和調整考核等功能。醫院的預算考核主要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和各級預算責任中心負責,醫院應遵循上級考核下級、預算考核與預算執行相分離的原則來預算考核醫院各級預算責任單位和個人。根據醫院組織結構來決定將預算考核從最高層逐級向下進行的方法,要注意使各級預算責任單位的責任、權利和利益結合,要調動各級責任單位為實現醫院整體目標的積極性。由于各個部門科室的業務特性不同,醫院應在確定預算責任中心后,對預算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建立醫院、職能歸口科室和三級科室考評體系。對于三級科室部門,不能僅考慮其經濟指標,還要考慮非經濟指標。比如,臨床科室可以根據它的技術水平和往年的收入,與設備投入、人員結構以及醫院的發展結合來進行預算目標的分解。
(三)強調預算施行過程中的事中控制
一旦預算績效管理制定完成,這就是一份完整的財務規定,其中不僅要包括事前控制以及事后分析,更要著重強調事中控制。在預算績效管理的執行過程中,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或者是由于政策變化等導致預算績效管理的執行遇到困難時,需要對正在執行的預算績效管理進行更改調整時,應該按照相關的程序報批審核。其中或具體步驟分為:相關部門向醫院的預算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的預算績效管理修改申請,其中要對調整預算的原因及調整的內容給出詳細的說明;之后,由醫院的預算管理部門審核并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對預算績效管理修改申請提出建議;最后上交醫院領導,在批準后才可以調整預算。這一過程不僅表現出預算績效管理的靈活性,也彰顯出了預算績效管理的權威性。
(四)構建與完善預算監督與考評機制
如果預算監督與考評機制不存在,那預算績效管理也便成為了紙上談兵,預算績效管理是為了保證醫院工作的順利實施,完善的預算監督與考評機制是極其重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要“建立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的考核和激勵制度”。醫院的預算管理機構應科學合理的設計預算監督和考評機制,預算績效考評機制應明確區分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可控因素與不可控因素,明確責任,使職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全院職工根據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完成既定的預算任務。預算管理機構在選擇考核指標時應該選擇有代表性的指標,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藥品收入占比、業務收入完成情況、平均住院日等經濟指標和非經濟指標。
此外,在預算績效管理執行的過程中,還要確定合理有效的績效分配制度,將預算績效考核與日常工作獎金相結合,以此促進全院員工的積極性;定期檢查執行情況并分析,如果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要及時向醫院的預算管理機構匯報,由此一來,不僅可以對一段期間的預算績效管理做一個總結,還可以為下一期間的預算績效管理打下夯實的基礎。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數據處理效率,醫院必須把預算績效管理過程與計算機財務系統相結合,主要任務是先把醫院的財務收入支出情況劃分成藥品收入、醫療收入、人員經費等項目,然后在計算機的財務系統中,根據預算管理規定分別設置預算責任中心和預算項目,從而使預算績效管理、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相結合,以達到醫院財務數據的共享和數據的緊密集成。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系統性的展示出醫院的成本費用支持情況,更好的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成本費用項目的統一。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數據接口,因為應用的時間差異和地域差異不能直接導入的問題,導致實際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把重點放在了預算績效考核的數據處理上,而沒有把重點放在預算績效考核的完善和數據分析工作上。所以,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需要醫院提高信息化水平,及時的進行軟件之間數據的對接以便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
四、結語
目前我國醫院的預算績效管理較薄弱,而且現行的醫院制度要求醫院實行科學化管理,故而醫院應摒棄以前舊的管理觀念,積極適應新的管理政策以符合發展需要,不斷完善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制度,加強預算績效考核,以提高醫院職工的工作效率,提高醫院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卓成.醫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的探究[J].財經界,2014(11).
[2]蔣曉斌.醫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1(03).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