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和政府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同時也加大了對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問題的關注,從高校實際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的現狀來看,在執行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高校預算執行審計的效果,文章從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的基本概念出發,分析了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的現狀,提出了幾點完善高校預算執行審計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
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過程及其結果的優劣程度,廣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包括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狹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業務工作即審計項目質量,包括選項、立項、準備、實施、報告、歸檔等一系列環節的工作效果和實現審計目標的程度。本文所論述的預算執行審計屬于狹義的概念范疇。
一、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概述
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審前準備
高校預算執行審計控制的關鍵點之一是做好審前的準備工作,第一要針對預算執行審計的特征,制定出一個與預算執行目標相配套的審計方案,選擇審計的方法和步驟,對各類審前調查表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審計在實施的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第二,審前準備要遵循“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使對預算執行的審計覆蓋到預算編制、執行、調整與考評的整個流程中去,并通過足夠的審前調查,及時的掌握預算執行中的重點問題,為審計實施打好基礎;第三,選擇好適當的審計調查方法,做好審計調查資料的記錄工作。只有做好高校預算執行審計的審前準備工作,才能保證審計目標明確、范圍恰當、程序合理、方法可行,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
(二)審計實施
審計實施是指評價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財務收支項目實質性審查,進而取得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和作出審計評價等,也就是說,審計實施階段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協調配合的過程,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審查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查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檢查現金、有價證券和實物,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延伸調查等方式進行審計并取得證明材料,即審計人員自身實施審查與取證的過程。這個階段在整個審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審計人員的任何一點疏忽,均有可能增加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成本,甚至造成整個審計項目的失敗。
在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實施階段中,審計收入和支出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審計過程中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要審收入預算口徑是否全面,預算管理中是否包括了全部收入形式;另一方面,對收入的合法性進行審核,審核收費項目、范圍、標準是否合規,看是否存在隨意擴大收入范圍,是否有虛列開支、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的現象發生;最后,要看預算支出的會計核算是否合規,往來款項是否能夠及時的清理,是否存在個人長期占用資金的問題發生。
(三)審計報告
首先,審計報告要保證要素完整、內容齊全、層次分明,審計的內容要包括審計決定書、意見書、移送處理書等內容;其次,審計報告的撰寫要與審計的方案相對照,以審計底稿為撰寫審計報告的基礎和依據,做到事實清楚,意見客觀公正;再次,審計問題定性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了審計報告的結論是否能夠讓人信服,問題的設定要按照高校的審計原則和規章制度的要求,不能回避矛盾和意見,也不能為了迎合領導的要求,隨意夸大問題等;最后,審計報告應該針對審計問題給出審計意見,提高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
二、高校預算執行審計現狀
(一)復合型審計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存在著內部審計人員配備不足、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并且一些審計人員的專業面比較狹窄,大部分的審計人員只是熟悉本專業的知識,而在經濟、金融、計算機等方面就比較欠缺;此外,有些審計人員缺乏必要的責任感,對數據的審核不夠嚴格,做出的審計報告千篇一律。這些不僅導致了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效率較低,也嚴重影響了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
(二)缺乏統一衡量標準
在我國大多數的高校尚未形成內部審計管理體系,沒有根據預算執行審計的具體控制內容和關鍵質量的控制點進行明確的規定,導致了審計目標模糊、審計意識淡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形式化現象嚴重。現階段我國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主要是參照內部審計法規中有關審計程序、責任以及文本的要求進行的考核,在預算績效審計方面,并沒有對預算績效審計實施的程序、報告內容、審計結論、成果轉化等內容進行規定,在質量控制方面沒有規范的指導,這就導致了對預算執行審計沒有統一衡量的標準,預算執行審計質量難以保證。
(三)審計手段有待優化
信息化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大部分的高校的財務工作都實現了網絡化管理,勢必會對審計的方法和技術提出新的要求,要適應財務管理手段的要求,但是從實際上看審計的方法手段還停留在人工審計階段,計算機僅僅用來進行財務數據的導入,審計技術相對于落后;審計也還停留在查錯糾弊的階段,是一種定位事后審計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偏重于對會計科目的核算,缺乏對預算執行的效益水平進行正確的評價。
三、提高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首先,要明確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確立審計的重點,通過對預算執行審計進行合法性和真實性的評價,對經費的使用收益和支出進行檢查,控制好預算的支出情況,及時的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并及時的找出原因和對策。
其次,強化審計前準備、審計前調查、審計風險評估等重要性環節,只有做好事前的準備和分析,才能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調查審計中所涉及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了:所屬單位預算編制、批復和調整情況、預算收入和支出情況等。
再次,對審計人員進行監督。監督的對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審計組內人員,主要是指審計組長或者授權人,另一種是審計組外人員,主要是指審計部門質量檢查人和負責人。
(二)提高預算執行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我國大多數高校中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不能夠很好的完成預算執行審計的工作,因此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第一,從錄用審計人員的源頭出發,提高高校審計人員的準入限制,錄用前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源頭上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第二,高校要加大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力度,采取在職培訓、崗位練兵、短期培訓、脫產進修等方式,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其在提升專業技術的同時增強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素質;第三,高校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要將審計工作向電算化方向轉變,注重提高審計人員的電算化水平;第四,要定期的對審計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審計人員的工作狀態、工作內容等,并建立相應的激勵獎罰制度,實行優勝劣汰制度,鼓勵審計人員不斷學習。只有通過提高高校審計人員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高校審計隊伍的素質,這樣才能為高校預算執行審計打好基礎,將預算執行審計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三)創新預算執行審計技術與方法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審計工作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已經是必然趨勢,因此為了提升高校預算執行審計質量,就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轉變原來的審計方式,向以計算機審計為主導和遠程審計的方式轉變,建立審計信息化平臺,積極的引入ERP系統,及時的對預算執行審計進行監督,第一時間內發現問題。
(四)健全預算管理體制,提升預算執行審計質量
高校要提高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就要加強預算審計工作,通過預算健全預算管理體制,以規范預算管理體制,例如要建立由校長直接領導,財務人員、審計人員以及各教學科研單位負責人組成的學校預算管理體制,在高校全體預算管理機構人員的相互配合下,使預算執行審計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同時,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與預算執行和決算審計相關的制度,明確工作中的各項職責,使內部審計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并輔以獎懲制度。這樣既提升了高校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又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開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涉及的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其中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水平,高校的管理者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一定的對策提升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我國高校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鐵宏.強化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實施財務預算過程控制[J].會計師,2012(03).
[2]籍吉生.國家審計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制度的路徑探析[J].審計研究,2013(05).
[3]趙楠.高校財務預算執行審計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9).
[4]武文晉.聲譽效應視角下的國有企業審計風險控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洛陽師范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