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萬偉
【摘 ?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學生需要在此階段學好各門學科,為今后更深入的學習打好基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較多,體系較為龐雜,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總結能力才能將初中數學中每一階段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為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奠定基礎。任課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總結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82
新課改對課堂教學的活動安排提出了有效性的要求,要求任課教師對課堂活動進行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效果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能否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成為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本文將針對初中數學如何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展開討論。
一、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
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的主體應當從傳統的任課教師更換為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學習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這對學生自身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進行一定的培養。如果任課教師希望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好課堂短暫的學習時間,將課堂的學習效用發揮到最大限度,保證學生充分學習到課堂知識,那么任課教師就必須不斷的優化課堂教學活動,使之最大限度的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
任課教師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現階段學習掌握的水平、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掌握程度、對數學這門學科學習的期望程度以及學生希望的課堂效果和對任課教師的評價。了解學生是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性的必要準備。
二、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課堂教學也是同樣,好的教學開端可以打造一堂好的教學課堂,因此任課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開端。如果任課教師在一節課的開始都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對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就不能充分掌握,也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因此任課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果。
(一)提出問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仍然存在著極大的興趣,任課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這一特點,將學生未知的數學規律、法則、關系、事實等前置應用。在課堂開始前針對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了這節課的內容后進行解答,充分創設新奇、有趣、生動的懸念情境,向學生展示初中數學知識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發學生今后探求知識的熱情。
舉個例子來說,任課教師在進行“有理數的乘方”的教學時,任課教師在安排了課本內容中的問題情境后,還可以創設更多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比如,“1的1000次方等于多少,0.99的1000次方等于多少”等這一類的趣味數學計算題。學生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又很好奇任課教師為什么會問這么簡單的問題,就會激發學生的激烈討論。只有在經過不斷的嘗試后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課本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二)從生活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很多數學老師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由此看來,初中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入手學習課本知識,這樣既能讓學生學會課本內容,也能夠提升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改提出的一項教學要求就是學生能夠學習掌握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和生活奠定基礎。任課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取材,充分調動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講“合并同類項”這一節課時,任課教師可以利用最常見的生活中的分類問題,如在超市中購買物品時,收銀員在掃碼時會將相同的產品進行一次性掃碼。任課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詢問學生如果給學生一車的購物產品,學生會怎么做,學生一般會想到先把它們分類,從而引出同類項的概念。這樣生動有趣的課堂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的新的知識奠定基礎。
這樣將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放飛學生的思維。
(三)利用故事、情景劇創設教學情景
上面講到的兩種方式是引導式,讓學生根據任課教師的引導進行本節課的內容學習。如果任課教師利用故事、情景劇的表演方式,可以讓學生獨自參與到前期的準備當中。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提前的了解,這樣會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當然,任課教師也可以將與這節課內容相關的故事講解給學生聽,學生會對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充足的興趣。
三、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解題思維
數學依然是以考試的方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任課教師依舊要考慮學生的習題訓練情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需要安排適當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習題訓練。
首先,任課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針對該堂課所教的知識情況安排適當的習題訓練,尤其是考試過程中的易錯點,需要學生不斷的加強訓練。對知識點進行充分的掌握,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考試中的準確率。
其次,針對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任課教師可以進行分層訓練。對于掌握情況較好的學生,任課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拔高訓練讓學生學習;對于掌握情況一般的學生,任課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加強訓練讓學生進行學習;對于掌握情況較差的學生,任課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基礎知識點的訓練,讓學生可以對本節課掌握的內容進行反復訓練,直到學生對知識點充分掌握。
第三,任課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學生如果對某一個知識點還不是很清楚就可以征求同齡人的幫助,同齡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方式存在著相同之處,因此同學之間的解答效率相對較高。同時,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對知識點的鞏固,也可以提升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一堂好的數學課堂可以說是一場安排好的情景劇,需要任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夠進行。任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課堂內容進行學習。只有任課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安排合理,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