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敏
【摘 ? ?要】高中政治是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程的深入和延續。它不僅僅是講述我國的政體本質或者政治主張,而且全面涉及我國人民的生活,主要由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四部分組成。其中哲學生活部分是學生最難理解的部分,同時也是對學生一生影響最大的學科。
【關鍵詞】高中政治 ?哲學生活 ?學習方法 ?哲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84
政治是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程的深入和延續。它不僅僅是講述我國的政體本質或者政治主張,而且全面涉及我國人民的生活全部,主要由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四部分組成。其中哲學生活部分是學生最難理解的部分,同時也是對學生一生影響最大的知識理論。學好哲學生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哲學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以后的人生提供正確的思想指導而不至于走歪路。本文將淺論高中哲學的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哲學,希望可以與各位同仁交流分享哲學的教學經驗,同時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哲學,發現人生中的哲學。
一、高中哲學的學習方法
高中哲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考試,更重要的是它所帶給學生思想的指導。有很多人都曾經說過,哲學學得好的人都是“瘋子”。這里的“瘋子”不是真正的瘋子而是不貼實際的“高大上”,是對一般人理解不了的一種調侃。這句話是錯誤的,但也是正確的。一方面它沒有看到哲學是生活的哲學,而一味將哲學與現實生活割裂開來;另一方面它敏銳地看到了目前哲學教學中的問題,那就是哲學教學不注重理解,而只注重記憶。這樣的教學不僅不利于課堂效率,更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此改進高中政治哲學教學課堂迫在眉睫,對于哲學課堂的改革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理解為主,做題為輔
目前有不少老師仍然認為只有在題海中才能鞏固知識,所以給學生布置的總是大量的練習題,結果學生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做題,是做多少錯多少,這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習高中政治的目的不是只有考試,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全面認識我國的國情社情,為培養現代化的人才奠定基礎。因此,政治的學習尤其是哲學的學習更側重于對學生思想的指導,要做到這一點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理解,只有理解才能“一勞永逸”。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既快且持久,也只有在理解基礎上考試題才能迎刃而解,更加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收益終生。
所以高中政治老師亟須改變這種以記憶和做題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刻感悟哲學的博大精深,從而為人生的長遠發展提供思想指導。課堂上老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地拓展、延伸,通過例子來論證一條理論的正確性,或者通過啟發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事情而有所感悟,有所收獲。以理解為主,以做題為輔,在理解的基礎上做題鞏固,不僅正確率會提高,而且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感悟為主,記憶為輔
目前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堅持背誦是萬能的,認為記憶之后就可以在考試中穩贏不輸。高中政治雖然屬于文科類,但是哲學卻不是單純的記住就可以萬事大吉的。且不說單純的記憶不利于運用,就是應付考試,對于哲學來說也是不行的。
哲學是要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的,是要為學生的人生提供思想指南的,要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就可以運用哲學道理輔助人生發展的,因此,哲學的學習要有所感悟。課堂中老師要以啟發學生思考為主,讓學生在理解哲學道理的基礎上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慢慢引導學生懂得哲學的真諦。課下作業的布置也不一定是背誦、做題等固有模式,也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對哲學道理的感悟以及其在生活和以后人生中的運用。老師應該成為學生的啟蒙之師,學生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體和受益者,而不能雙方全部變成學習的機器,考試的機器。
(三)以生活為本,回歸哲理本質
生活是所有知識的來源,也是哲學道理的根本,要真正學好哲學就必須回歸生活。目前高考試題也在悄悄改變,更加貼近生活,這也就是要求各位高中老師和學生要重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應試教育下教學出現諸多弊病,多有高分低能的學生出現,導致很多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而不是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考試題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都要求老師和學生在教學和學習中注意以生活為本,回歸哲理本質。
在講課過程中老師一方面要注意以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為課堂輔助,幫助學生理解,并啟發學生注重對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另一方面,老師要注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舉例子來驗證哲理的正確性。在課下作業的布置要做到形式多樣,可以是關于生活的哲理感悟,也可以是關于人生的哲學思考。課上課下相互結合,讓哲學道理真正回歸生活,真正指導人生。
二、生活中的哲學思考
生活與哲學密切聯系,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哲學,也許很平常的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就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可能我們不自知,但無形中我們已經運用哲學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難題。如果學生能夠深入學習生活中的哲學道理并反過來運用于生活中,那對于未來人生的發展將會有巨大的幫助。
有人說學生生活經驗少,哲理思考體驗就少。其實不然,高中生心理已經逐步發展成熟,對于人生有自己的安排,對于未來也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對于這些未來的事情,學生就要聯系自己的實際,用發展的、聯系的眼光看待問題,腳踏實地地學習,這樣才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或者是未來實現理想的過程中肯定會經受挫折,可能會困難重重,但是高中生就要明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地心理準備,打一場硬仗贏得人生。生活就是哲學,哲學就是生活,只要學生真正理解哲學的本質,真正有所感悟,就一定能讓哲學化于無形之中,指導學生一生的發展。這是學生成功的前提,也是學生成才的前提。
高中哲學是啟發高中生理解我國的政治經濟理念,理解哲學理論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它不是單純地一門學科,更是學生一生的思想指南。
我認為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并不是只有傳道授業解惑這般簡單,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學問,如何做人做事,我想高中政治中的哲學生活部分就是老師引導學生的最佳模塊。就像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想作為一名老師能做到這些就足矣。讓學生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中,在自己的言傳身教中領悟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