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書
【摘 ? ?要】小學的數學教學不僅與老師的教學素質有關,與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有一定的關系。在橫跨六年的小學教學中,在每一個年齡階段的老師都應該實施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手段和方法要符合時代的需求。小學的教學不僅是知識上的教學還是思維上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年齡特點 ?教學技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06
漫長的小學生活會對學生的行為方式產生極大的影響,一方面每個年齡階段的年齡特點會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形成產生同樣的影響力,所以我們淺談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密切相關,不可單獨考慮。另一方面,小學的學習生活會塑造學生不一樣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特點,所以我們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小學生掌握基礎的小學數學學科知識,還要全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和數學思維習慣。那么為了多元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質和思維,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應該是多元化的。
教學環節不能單調地只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還要增加一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學生探索精神的教學環節,并且,這個時代的發展要求不僅在乎學生掌握的學科知識,還在乎學生所擁有的數學學習素養和數學思維方式以及應用數學的能力。那么,我們接下來就淺顯地談談我們改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原因、方法,以及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一、為什么要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改進
首先,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不能適應小學生能力的發展需要,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在某一種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思維邏輯的培養。老師似乎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科知識,讓學生記憶解題方法,而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并不被看重,導致學生只會解題,不能將這種數學思維方法很好地運用于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應該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問題才能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其次,傳統的數學教學并不能適應新的數學教科書。翻閱那些不斷改編的數學教科書,我們可以發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是不斷增加的,并且教學的內容也變得更加的多樣化,且難度加深。所以我們必須要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更加適用于學生正在使用的數學教科書。
最后,現在是一個科技化的社會。以前,我們的教學工具是單調的,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把戒尺、一本教科書;而現在,我們的教學工具有了極大的改變。比如增加了顛覆我們教學方式的多媒體。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舉個例子:以前老師備課必須謄寫在紙上,抄寫工作十分麻煩,現在老師可以上網瀏覽大量的優秀的教學課件,進行復制和粘貼就可以了。還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并且在補救差生方面也效果顯著,很多小學生數學學習不好,可能僅僅因為他們認為數學的學習沒有意思,漢字和數字畢竟是單調和乏味的。但是,有了多媒體,那么小學的數學教學就可以進行一些相關的音頻和視頻的播放,這樣不僅讓學生可以學習到學科知識,還可以吸引他們,讓他們喜歡學習數學。
總之,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和需要,以前,家長和老師都認為考試成績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學生在這門學科的優秀程度。但現實是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最后的發展卻不十分理想,總是不能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這種學生簡稱“高分低能”。正是由于這種學生的出現,我們才發現培養學生的全面能力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才會是知識記憶與邏輯理解同時培養,當然數學的學習素養和學習方法等也是一樣重要的。所以,當傳統數學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時,我們老師就應該改變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
二、如何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技巧
首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更加傾向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是一種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注意學生思維培養的教學方式,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可取。那么如何增加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和積極性呢?第一,老師要善于提出問題。一個好的問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記憶這個知識點。第二,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解決老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但務必保證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思考出來的,老師只是把握大的思考方向,細節問題應該由學生去解決。老師應該要求學生自己去總結思考結果和收獲,這是很多老師都遺忘的步驟。如果只是得到一個結論,沒有總結,那么這個環節的教學就要打一個大大的折扣,當然,探討的主題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老師注意。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學教學的游戲來增加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小學,很多學生都喜歡進行表演,并且小學數學的內容只涉及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和一些簡單的應用題。如果老師可以用情景模擬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一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情景模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很多學生都很難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然而情景模擬就可以很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舉例,成為運用于生活的一個范例。
最后,教學技巧是分組學習、全面教學。傳統教學中,老師會更加在意優等生的培養,從而忽略了班級差生的學習情況,導致了全班整體成績較差,分差也大,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種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升學率,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并沒有什么幫助,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方法。提高差生的分數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升全班的分數。所以,我建議分組學習,成績好的,老師可以更加注重“舉一反三”的教學,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運用知識;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則只需要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偶爾學習一些深層次的內容;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只需要進行基礎知識的練習和學習。這樣的教學技巧可以保證所有層次的學生都在學習,都是進步的,同時,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的特點,只要可以回答上問題,就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只有不斷的進步,學生的學習面貌一定會面目一新,學生的自信心也會極大地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多元化的,學生也就很難會產生學習上的疲勞感。而我們的教學應該面對所有層次的學生,這是老師的基本職業素養,每一個學生都不該被過早地放棄。情境模擬的教學方法在小學的運用比運用在中學更加有利。
小學的數學教學不僅是奠定初中數學學習的基礎,還是學生身與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既要保障學生學習的成績好,也要注意對學生身與心的培養,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在小學就形成基礎的數學思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