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娜
【摘要】高年級小學數學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會對高年級小學生的整體成績帶來影響,同時還可以培養高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而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方面的教學,是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所以教師對于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一直都非常重視。但是因為近年來新課標的改革,使得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將對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年級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28-02
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會比較重視對小學生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養,使得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形式越來越單一,最終降低了教師對高年級小學應用題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應在培養高年級小學生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還應再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高年級小學生學會進一步的解題步驟和一些做題的技巧,提升高年級小學生分析數學應用題的能力,進而提升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
一、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存有的問題
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因為受到了新教學改革的影響,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使得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單一化問題更加的突出,特別是在高年級小學應用題的教學內容以及過程上表現的尤為突出。在高年級小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數都會先給高年級的小學生反復講解數學課本中的例題,然后再讓高年級的小學生反復做課后習題,通過這種方法反復的進行教學,但是這種教學形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質量。比如說,教師讓高年級小學生反復做的數學應用題,其內容可能會與高年級小學生的理解有沖突,或者是高年級小學生做的數學應用題的題型不管是在結構上,還是在類型上基本上都一樣,簡單來講就是一種重復,因此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利用的教學形式始終單一,教授給高年級小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的思路也是一樣的。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對培養高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會讓高年級的小學生在思維上沒有更多的創新,因此他們僅僅是學會教師講解的這一種類型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換一種類型他們也許就不會舉一反三,將數學應用題正確的解答出來。
二、提升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的策略
1.培養高年級小學生數學的審題能力
高年級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以及簡單的理解能力,與低年級的小學生相比較而言,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教師應當根據高年級小學生的基本特點,培養他們的數學審題能力。教師可以先教授高年級小學生數學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怎樣找出應用題里面的關鍵詞,如何來理解整個應用題的實質,怎樣將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聯系起來,因為要想解答數學應用題,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審題,否則就會很容易出現偏差,進而解答出來的結果也會是錯誤的。
2.培養高年級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
數學的本質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要想培養高年級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還應當多多設計與生活相關聯的應用題。比如說教師可以多舉一些與我們生活有關聯的應用題,來讓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練習。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課本中的一道題,有一件上衣它的實際價格要比褲子的實際價格貴一百四十元,而褲子的實際價格其實是上衣實際價格的五分之三,請問褲子的實際價格是多少錢?這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上衣的實際價格進行假設,因為上衣的實際價格比褲子的實際價格貴。設上衣的實際價格是“1”,那么提問小學生,褲子的實際價格根據文中的提示,應當怎樣來表示,小學生回答完之后,再來看上衣與褲子的實際價格比較之后,多出來的應怎樣表示,既用上衣的實際價格減去褲子的實際價格,1-3/5=2/5,而題目中已經給出了實際的價格,所以讓小學生參考之后來列出正確的表達式,因為上衣比褲子貴一百四十元,所以那2/5則就是一百四十元,換句話講,上衣的實際價格應該是140÷2/5=350(元),最后讓小學生自己來計算一下褲子的實際價格,既350×3/5=210(元)。這樣既可以對高年級小學生進行了正確的教學,又能夠提升他們學習數學應用題的興趣[1]。
通過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在高年級小學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重視對于他們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養,還應當利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來學習數學應用題的審題以及解題的技巧,帶他們多做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聯的應用題,進而提升他們對應用題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高年級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成平.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J]. 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2:29.
[2]黃燕輝.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 新課程學習(上),2015,0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