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小學生的課后作用布置形式逐漸被廣大家長所關注。其中數學課后作業布置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學生在自學狀態下將知識進行很好的鞏固,并能夠起到預習的作用,需要教師從課程本身出發,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合理布置課后作業。為此,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作業布置缺陷的建議。
【關鍵詞】分層作業設計 ?小學數學 ?課后作業布置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31-02
分層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在小學課后作業布置中實施分層作業設計方案,是讓學生充分體驗課堂教學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手段。基于此,下文從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的現狀出發,研究分層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中的現實作用。
一、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現狀
(一)缺乏設計
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大部分選用書本原題、練習冊題目,有些教師還會從網絡或者書店資料上選擇適合學生的題目。但是大部分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對于題目設計不能充分重視,教師認為小學數學習題簡單易懂,不需要經過仔細設計。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缺乏設計是小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數學課后作業,而不是盲目的追隨于課本[1]。
(二)作業批改方式單一
現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批改作業方式單一,并且作業講評方式也不能創新。教師在對作業批改的過程中不能針對學生錯誤進行詳細講解,只是用對號和叉號加以區別,并且很少有教師為學生作業批改加評語。這樣的作業批改方式,不能讓學生對錯誤的認識,教師也不能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解。教師應該在能力范圍內,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而不是對學生作業數量有要求。
二、分層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中的運用策略
(一)將學生針對性分層
最常見的分層方式就是按照學生成績劃分,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時,按照A層95分以上、B層85到95分之間、C層75到85分之間、D層75分以下等級劃分,這樣分層的目的使得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作業布置,做到因材施教。A層學生在學習上思維敏捷,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好,能夠積極完成作業且學習踏實,因此可適當減少基礎類作業而增加部分提高類作業。B層學生在學生雖然思維敏捷,但是學習不踏實,成績波動比較明顯,如果適當引導學生多進行一些解題思路類的練習,其成績會突飛猛進。而C層學生學習態度比較差,成績一般。教師可以對該層學生強化練習,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D層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需要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激發學生學習動力[2]。
(二)作業批改分層
教師的作業批改方式應該轉變。由于C層與D層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態度不認真,那么對于C層與D層學生的作業批改,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細節出現的問題,并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重點畫出,并加標語給學生以鼓勵。而A層和B層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需要對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在提高題型上對學生作業進行點評。
(三)分層作業布置實例
基礎層:一輛汽車到達公園需要行使1000千米,現在,它已經行使了2小時共180千米,問題:汽車到目的地需要行使多久?
鞏固層:一輛汽車到達公園需要行使980千米,現在,它已經行使了2小時共176千米,問題:汽車到達目的地需要行使多久?
提高層:一輛汽車到達公園需要行使980千米,現在,它已經行使了2小時共176千米,問題:汽車到達目的地還需要行使多久?
以上三類問題,題目看似相同,但是數據與問法之間的改變,造成了題目的難度系數逐漸增加。
基礎層:(15+15)×2=45,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請說出理由,如果不正確請做出正確結果。
鞏固層:圖書館有5層書架放課外書籍,6層書架放自然科普書籍,如果每層書架能放20本書,求一共能放多少本書?
提高層:一名叫小馬虎的同學在計算80+__ ×3時,先計算了加法,后算乘法,最終得出了288,你能幫他改正,并求出橫線上正確的數值嗎?
基礎層的數據比較簡單,思路順暢,學生能準確找到錯誤所在。而鞏固層習題將基礎層轉變敘述模式,加深知識理解。提高層習題著重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將題目靈活運用,并將基礎知識進行延伸[3]。
綜上所述,分層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將傳統作業布置模式改變,注重學生能力養成,因材施教。在實際作業布置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特點,做到有針對性的作業布置,注重不同層次學生知識鞏固,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麗娜.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常春燕.上海市高中生數學課后作業的現狀和優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婁丹丹.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后作業設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