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 要:隨著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較高要求,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其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語文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論述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具體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法;問題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尚小,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因此教學中存在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習,很多學生既覺得困難,也提不起興趣,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就成為教學者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深刻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感情
小學語文課文主要是以趣味性為主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但是由于課堂教學的制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引進課文創設的情境是有一定難度的,而情感教學科研很巧妙地做到這一點,這就要求教師對課文首先有一個深刻的解讀過程,在感情上和作者達成共識,然后在教學中和實際生活結合,引導學生準備把握文章感情,使得學生在感情上也可以達到共鳴,就可以增加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發揮語言優勢,激發學生情感
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語言溝通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語言優勢,教師通過讓學生誦讀文章的形式實現,比如,課文中有涉及幾個人物關系時,分別指定幾個學生扮演課文任務,并指派旁白,在誦讀之前,教師進行指導,告訴學生要注意人物特點,把握誦讀時候的感情,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己體會就可以很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對于語文教學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三、創設情感情境,引發學生共鳴
小學生相對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貪玩的特點還比較突出,以往的教學中一直是控制學生“想玩”的念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對課堂失去了興趣,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正好可以把握學生貪玩的這個特點,在課文講解的時候運用情感情境的創設來增加學生的興趣,由教師組織,學生自由發揮,對課文內容進行情境再現,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增加生活例子,這樣一來,不僅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經過自身的實際體驗,對于課文的思想感情也會把握得更加準確,語文課堂也不再是枯燥的了。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應該引起每一位教師的重視,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時候,可以深刻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感情;發揮語言優勢,激發學生情感;創設情感情境,引發學生共鳴等情感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佺寧.情感性教學原則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06).
[2]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