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佩堯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師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專心地探索數學知識,參與到數學對話教學情境中。對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數學對話;小學數學;應用
傳統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缺陷是學生主動“說”的缺失,教師講述、學生傾聽已經成了一種固定教學模式。學生討論的內容和方式基本是由教師決定的,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凸顯。因此,需要加強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中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度對數學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有著無上權威。由于這種傳統思想的束縛,我國教學進入了“唯師是從”的境地,在學生心中,教師是權威者、領導者,導致課堂成為教師的表演場,學生成為配角,學生不愿甚至不敢提問,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不斷降低甚至消失。
二、組織學生與同伴平等對話
1.合作交流
開展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交流和互動的機會,也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合作學習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活動方式,使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探索知識,也能與其他學生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實現共贏。有的問題,學生獨立無法解決,但是通過合作、互幫互助,則能解決。合作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2.共同體驗
學生在互動中與其他學生共同體驗,能夠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也能激發其潛在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能夠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自主的靈活性。數學學習是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交流、合作中逐漸完成的。學生進行合作,可以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共同解決雙方的疑惑,分享雙方的智慧。
三、激勵學生自我對話
激勵學生自我對話是對話教學的重要途徑。自我對話主要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是運用所學知識來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是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在動力。
1.鼓勵學生積極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直接獲取教學信息,再根據教師的評價信息,合理調節,進行自我反思。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過分注重過程性知識的傳授。側重體驗、探索和經歷,忽視了學生反思這一環節,導致學生無法學到真正意義上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應該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不斷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和指導學生提升自己的認識。
2.引導學生提問和總結
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是靠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反思過程中逐漸領悟。數學思維形成的過程需要自己完成,這一過程是學生形成數學思考靈魂的過程。引導學生有效思維形成的方法有:
(1)自我提問。自我提問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培養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2)自我總結。數學學習過程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策略等方面進行總結,找尋思維發展規律。
自我提問和自我總結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書面反思是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經驗教訓,以備自己今后參考和借鑒。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對話教學的核心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需要加強數學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組織學生與同伴平等對話,激勵學生自我對話,鼓勵學生積極反思,引導學生提問和總結,從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