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摘 ? ?要】小學語文課堂上,用心提升古詩詞的教學成效是十分必要的。而不同的教師在相關的探索上,有不同的主張和嘗試,本篇文章著重分享筆者提升古詩詞教學成效的幾點思考成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效率 ?意志力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82
學好古詩詞,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個性愛好塑造等的影響是深遠的。可是,很多教師明白這一點,卻不擅長將其意義傳達給學生們。學生不明白學習好古詩詞的意義何在,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怎么會高呢。對于教師而言,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成效,強化古詩詞教學的藝術,本身就是激發學生古詩詞學習積極性的可行之舉。
一、提升古詩詞教學成效的重要性
1.夯實學生的文學基礎。古詩詞無疑是中華文學的瑰寶。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不僅可以增強文學積累,還能夠了解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和經歷,積累大量的人文知識。學生積累的人文知識越是豐富,學生的知識積淀就越是深厚。伴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學習,其能力也就會更強、成長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可見,教師提升古詩詞教學成效十分重要。
2.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學好古詩詞不讀不背不下工夫,學生是不會有大的收獲的。盡管我們已經不再將會背作為評判學生學習結果的唯一標準,但是,如果學生不能完成這一基本的任務的話,就很難理解詩文的深意。而且,讀背古詩文的過程也是一個磨煉學生意志力的過程。學生在讀背的過程中,只有加強自律性、提升對自己的要求,才會背得輕松、背得開心,并最終養成定時讀背的好習慣。
3.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古詩文之所以傳唱千古,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韻律之美。人們讀起來朗朗上口,才會口耳相傳到如今。換個角度來說,古詩文的韻律美,在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方面是很有用的。學生透過古詩文可以發現漢字的美妙,可以發現語言世界的奇幻,進而其鑒賞語言、應用語言的水平也可以得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教師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成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古詩文教學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激發學生在語文上的學習興趣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有的教師可能會質疑,學生最不喜歡學習的就是古詩詞了,古詩詞教學又怎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整體興趣呢。其實,古詩詞本身是很特別的,學生之所以不愛學,是因為教師沒有找到正確的教學路徑。筆者認為,古詩詞首先是有別于現代文的獨特類型,物以稀為貴,學生接觸過的古詩詞遠沒有現代文多,看到古詩詞的時候自然就會有興趣。其次,古詩詞中很多描述友情、親情,或是記敘名川大山的內容,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好奇,因而是很有趣味的。再次,我們的課本中節選的很多古詩詞的作者都是有很多故事的,這些故事也是學生渴望了解的。所以,教師提升自身古詩詞的教學藝術,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好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還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二、提升古詩詞教學成效的必要途徑
1.計劃清晰、進度科學。毫無疑問,首先制定清晰且可行的教學計劃是我們提升古詩詞教學成效的第一步。清晰的標準有兩點,一是教師的教學計劃在時間上非常清晰,每一次授課的目標是什么、方法用哪些等都是清晰可見的。二是教師的教學計劃在內容上是重難點清晰的。重難點清晰,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更可以把握正確的大方向。其次,制定好計劃,全面掌控進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時候,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水平與我們的計劃是有差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適當放慢進度或者加快進度,就顯得更加人性化。
2.有的放矢、重點明確。古詩詞教學的重點其實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個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未能將重點真正展示出來,在無形之中不僅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讓孩子們感到很疑惑,一節課結束了、一首詩學完了,卻還不清楚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有用的知識。所以,教師在講解詩詞的時候,必須將重點分析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目標、有方向。比如說,在講解一首描寫借景抒情的古詩時,就要重點讓學生明白這首詩抒發的是作者什么方面的感情。總之,只有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才不會迷茫,教師的教學也才會實現事半功倍。
3.組織活動、增強互動。古詩詞要想講得有趣、有吸引力,組織一些豐富的活動是很必需的。比如說,舉辦“詩文朗誦小能手”的活動,就比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還有“我最愛的古詩分享”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表達技巧,還擴充了學生們的知識面,了解了更多美好的詩句篇賦。當然除了活動,一些講解過程中的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種互動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了、表達訴愿滿足了,教師也及時了解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是一舉三得的。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一節課的時間就那么多,我們真正可以跟學生互動的次數終究有限,在這樣的情形下,增強每一次互動的有效性是十分關鍵的。我們需要確定我們的互動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是真正幫助了學生們的。
4.講解透徹、降低難度。教師講解的最高境界就是透徹,學生在教師透徹的講解下,可以把所學知識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教師要想講得透徹,就必須在課下認真地備課,分析到每一個字的妙處和意思。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水平和理解程度,適當降低知識的難度,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壓力而阻礙了學生的興趣發展。現實教學中,就有教師因為講得難度過高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的,所以,應該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避免重蹈覆轍。
5.優化語言、凸顯特色。古詩詞的特色之一就是語言美,作者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字可能都是無數次琢磨過的、都是有用意的。講解這么美的詩文,教師的教學語言也必得相得益彰才好。而且,教師的語言藝術越高,就越可以給學生們營造出詩詞的畫面,讓學生在教師的描述中感受詩詞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感。所以,在講解古詩文的時候,我一直都對自己的語言有很高的要求。既要簡練、更要準確,除此之外,還要盡可能做到優美。備課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每一句話都精雕細琢也是有必要的。有的時候,我還會專門學習一些古語的用法,爭取把詩文講得古色古香、彰顯特色。總之,語言是影響教師古詩詞教學的關鍵方面,如果教師不加以重視的話,就很難提升教學成效。
完美高效地完成古詩詞的教學工作,毋庸置疑是每一名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小學語文教師共同的理想。正如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這一理想的達成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我認為,只有下工夫鉆研教學問題、下工夫體察學生學情、下工夫備課和反思,我們才會不斷進步、最終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