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
【摘 ? ?要】傳統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教什么、學什么都圍繞教師的教學目標進行,這就勢必造成學生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現象。在崇尚健康第一,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今天,肯定不適應學生為了健康而參與各種不同體育項目的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 ?項目 ?健康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93
新課程體育教學改革把體育課作為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體育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發展體育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身體健康的一種基本形式,其教學形式與方法同樣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體育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是體育教學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
一、 開放式在體育課準備部分中的應用策略
準備部分的作用是為了學生在從事某一體育項目時避免心理、生理的不足而對學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傷。不同的體育項目對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開放式的準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還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充滿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間。這樣,既給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還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學生為之繼續努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二、 開放式在體育課堂教學部分的應用
1.開放式的體育課基本部分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使師生互動成為可能。
傳統教學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教什么、學什么都圍繞教師的教學目標進行,這就勢必造成學生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現象。在崇尚健康第一,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今天,肯定不適應學生為了健康而參與各種不同體育項目的要求。開放式體育課基本部分模式是指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由學生自由選擇項目、自由編組、自主學習與鍛煉,教師要回答的問題則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能解決或解決得不夠圓滿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選取的項目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運動能力制定出各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學練方法,嘗試解決課堂的主要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既對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進行加工、鞏固、提高,又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學習、探索,豐富了自身的教學經驗。
2.開放式的體育課基本部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采用開放式體育課教學模式就是承認學生存在的差異、區別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是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最好的發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及時把學練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及時修正教學目標,形成良性循環:教師制定教學目標→ 學生學練→ 學生自我評價學練效果 →信息反饋 →教師修訂新的目標。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開放式體育課基本部分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言行更具實踐性與 社會性 。
學生在開放式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中,學生探索解決問題都是一種自覺行為,他們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在4×100米接力跑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誰起跑,認最后沖刺,采用何種交接棒技術,誰發揮速度優勢合理利用接力區20米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他們會對接力跑這一技能戰術掌握得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充分發揮體育的社會性這一功能。
三、 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體育課的結束部分的應用措施
“開放式”體育課的結束部分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動都可以采用游戲;歡快的集體舞,相互按摩;自我按摩;調整呼吸;意念放松;聽上一段優雅的音樂,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優美的自然環境,享受大自然賦予人們的恩賜;課后的理療、藥物、營養補充、桑拿浴等形式都可以讓學生采用。讓學生尋找出最適合于自己的一種或多種放松形式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有利于他們在走出校門后運用,為終身體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