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花
摘 要: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有顯著的幫助,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學習也有顯著的影響。而在傳統機械化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因此,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維做有效的探究,保障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載體對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探究,以為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組學習;對話式教學;有效性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往往是教師根據考試內容來進行機械化的應試內容講授,學生被動聽課。這種模式雖然能夠為學生應試能力的提升提供相關幫助,但是學生實際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沒有得到保障,進而使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發揮也很難真正實現。所以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學生分組學習的思維進行探究,進而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開始對話式教學,以有效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數學探究的能力。
一、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為分組學習和對話式教學提供必要的前提
學生分組學習以及對話式教學往往需要學生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開展之前先為課程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保障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學習能力還有待完善,很多預習工作也不能做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讓學生在課程預習之前進行習題嘗試,以發現自己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為課程的學習做充分準備。例如,在人教版混合運算的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基礎的習題,讓學生嘗試計算。在實際的嘗試練習過程中,學生的順序運算方法與混合運算的規律存在一定沖突,進而在比對參考答案時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并進行匯總,后期課程學習時學生就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小組學習與對話式教學的開展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在課堂上設立有效的問題,指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
小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但是如同文章之前的分析一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待完善,因此在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很難發揮。因此在對話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相關的指引性問題,并在課內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小組探究,小組學習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對話。這種方式下,學生小組學習的探討方向得到了指引,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而在課堂交流與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其知識的交流效率與效果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設定學生總結與教師補充環節,保障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
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習講求學生知識的積累與應用,因此在實際的課程教學后,教師一定要注重課程知識的總結,以鞏固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并保障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同時,在分組學習與對話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也要借助知識鞏固的機會,發揮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的能力。一方面,在最后的總結階段,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并對班級同學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的特殊表現進行點評,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或者某一探究環節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師要對課程還未涉及或者講授不充分的內容進行補充,以在課程鞏固階段對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有一個良好的總結,保證課程教學的完整性。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方法的優化對于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化有著顯著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做有效研究,在分組學習思維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對話式教學,以保障小學數學的有效性。課程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積極采用嘗試練習法,為分組學習和對話式教學提供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上設立有效的問題,指引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最后,在課堂組織過程中,教師要設定學生總結與教師補充環節,保障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進而在多種措施的不斷推動下,小學數學小組學習與對話式教學一定能夠被有效應用,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蓋維秀.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小學數學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13(1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