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莉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執行實施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也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后學習、作業訓練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改革;方法探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且在學習中要有參與的能力,勤于動腦,勤于思考。鑒于此要求,我們的教學中要認真執行實施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也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后學習、作業訓練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這里所要說的是,在新課標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業改革。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嘗試。
一、快樂作業法
傳統的作業布置就是老師讓學生去寫,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生做起來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學生往往逃脫老師布置的作業,做的效果也自然就比較低下。新課標下,我們進行了對作業的改革,本著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去積極主動做作業的原則,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們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性格特點,設置了多種符合學生個體的作業。讓他們能夠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地去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熱情;通過改革,學生不但不把作業看成負擔,反而多數的時候催促老師,讓老師給他們布置作業了。他們在作業中感受著極大的樂趣,以飽滿的情緒積極地做起了作業。
二、給學生自由
傳統的作業布置都是由老師承擔,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從老師的吆喝,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新課標實施后,要求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放開學生的學習,作業自然也就要交給學生了。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讓他們自己去合理地選擇相關內容。把作業分成套餐,有A餐,有B餐,有C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不同的檔次。把語文作業中的聽、說、讀、寫全都開放,并且與演、唱、面、制作相結合。把游戲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
三、推廣開放型
新課標下的作業不局限于課堂,讓學生走出去,走進生活,在社會實踐中去操作、去實踐。我們將語文學科與音、體、美、外語、信息技術各個學科都融合進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習蔬菜詞語就到市場去買蔬菜,學完《四季》就讓學生畫四季的景物,學了《琥珀》就讓學生去網上瀏覽更多的信息。通過讓學生實踐操作,走進生活,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對小學語文作業教學進行了改革,取得了比較大的效果。但是我們還會更加認真地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要本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主旨,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在作業的天地大展才能,使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