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的男學生正處于青春的叛逆期,再加上其本身文化基礎又較差,這樣就進一步增大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在分析中職學校男生管理的現實困境后,中職班主任可圍繞:深入掌握中職男學生的行為偏好,努力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建立多方協作的學生管理模式方面來開展班主任工作,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生; 班主任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4-0065-02
收稿日期:2015-03-01
作者簡介:伍映紅(1975-),女,廣東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電工一級實習指導教師。研究方向:機電一體代、PLC技術等。(廣東 梅州/51401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里面提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推動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抓質量首先要抓德育。
中等職業學校抓德育要遵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的要求,要遵循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然而,與普通中學的班主任不同,中職班主任既是學生職業的引路人又是學生品德的管理者,“雙面”的班主任是不好開展工作的。特別又是純男生班的學生,管理更困難。筆者從事中職學校純男生班的班主任工作近十年,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以此來拋磚引玉。
一、中職班主任管理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樹立學生職業意識上所面臨的困境
中職教育在于為社會培養一線技能操作型人才,在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背景下,一線技能型人才必然需要具有顯著的職業意識。這里的職業意識可以理解為,使學生在認知到明確自己今后的職業身份,以及現階段有計劃和目的的進行角色轉換。但現實卻表明,班主任在面對大量處于16到17周歲的中職學生,因主觀和客觀方面因素的制約,在樹立他們職業意識上存在著較大困難,其中學生的逆反心理阻礙了他們理性的去聽取班主任的諄諄教導。
(二)培養學生行為規范上所面臨的困境
作為今后身處一線工作領域的中職學生,需要在校學習期間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包括守紀律、懂配合以及具備團隊精神。為此,班主任也需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但在當下除了受到學生過往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且在當前中職教育的大環境下,都使班主任工作面臨困境。后者主要反映在,中職教育較為突出學生的技能培養,從而在學習理念灌輸和學習生活時間安排上,也是圍繞著專業學習來展開的。這樣一來,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行為規范上就缺少切入點,甚至缺少有效時間。
(三)增強學生專業素質上所面臨的困境
專業素質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在本文中主要指向學生理論和實訓學習狀況。盡管在上文中提到了當前中職教育的環境特點,但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上則仍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狀。為此,班主任還需要助力學生不斷提升學習效果。而此時也面臨著現實困境,諸如班主任的專業背景與學生所學專業間不存在交集,因此難以在細節方面給予學生幫助,或者班主任因日常管理事務纏身幾乎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等。
二、中職班主任管理的模式定位
從以上班主任管理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中可以發現,諸多客觀原因阻礙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特別在面對機電專業這種應用型極強的門類學科。為此,這里需要建立起中職班主任管理的作用邊界,進而厘清班主任的職能范圍。
具體而言,優化班主任管理的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班主任管理的目的定位
從現階段相關文獻的表述中可以感知到,不少同行都在總括層面來來討論班主任管理問題,似乎職業教育背景下的班主任管理與基礎教育背景下的班主任管理是一致的,即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管理。對此,筆者是不贊同的。正因如此,我們需要明確中職班主任管理的目的,即價值取向。首先,班主任應該從事常規管理,但在中職教育的內在要求下還需要履行專業輔導員的職責。在明確了這一點后,中職班主任便需要形成自我知識結構優化和完善的內控機制了。
(二)班主任管理的手段定位
面對特定年齡段的中職學生,班主任在實施管理活動時必然要遵循教育心理學原理來開展。另外,如何引導學生建立起職業意識、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專業素養,才是當前在構建手段的重點。不難理解,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為了今后的就業。因此,圍繞著促進就業這一主題來構建激勵機制,將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的達成以上目標。筆者需要強調,部分班主任依靠說教式的傳統手段,以及借助自己讀書時感悟來教育學生,這些所發揮的效果是極為有限的。
(三)班主任管理的結果定位
任何一項管理工作都需要建立起反饋機制,因此,也需要對班主任管理的結果定位。具體來說,需要建立起多方評價模式。這一模式將規避單純依靠學校評價所帶來的不足,如容易受到學校管理者主觀意志的影響。
三、中職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一)深入掌握中職學生的行為偏好
作為承擔機電專業男生班管理工作的班主任,筆者深切感受到應深入掌握中職學生的行為偏好。中職學生與同齡人在行為偏好上存在共性,但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下和校園管理氛圍下,也存在著他們的個性。因此,應著重了解他們的行為特點。主要措施包括:通過與個別學生進行私下交流來了解該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在觸類旁通的把握班級學生的整體特點,從而進一步來分析出他們行為發生的動因是什么。
(二)努力修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
前面已經提到,中職班主任還需要扮演專業知識輔導員的角色,因此班主任還需要努力修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修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并不一定要自學諸如機電專業的課程,而是通過全面了解具體專業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特點,來為學生的理論課學習和實訓課學習提供建議,并能在班級上對學生有關學習方法方面的提問做出回答。不難發現,這樣一來班主任不僅在學生中間建立起了威信,也使得今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變得容易。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
職業意識的形成、行為規范的養成都需要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實現。因此,班主任在這里主要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此,可以借助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來激勵學生產生自覺意識。根據上文所述,可以圍繞著“促進自身就業”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演講和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來獲得自省,以及也可以通過邀請本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前來現身說法。在多管齊下的推動下,最終將顯著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意識。
(四)建立多方協作的學生管理模式
在班主任常規管理中還需要建立起多方協作的學生管理模式,這也是完善班主任工作評價活動的基礎。多方包括:學生家長、教務部門、任課教師等。特別在與家長的協作,班主任可以把學生在校的優良表現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對該生進行表揚;當然,對學生在校所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委婉反饋給家長,來促使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
(五)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管理模式
在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化、信息化已經向社會的各個領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作為學校最基層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應結合中職學生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拓班級教育和管理的新方法,為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注入新鮮元素,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快捷、有效。
(六)利用心理效應完美管理模式
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協調師生關系,而師生關系則受到不同心理效應的影響。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認識一些“心理效應”的積極或消極影響,并趨利避害地發揮它們的應有作用,這對班主任平時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開展班主任工作中,可應用各種效應來進行管理教育。如: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給學生一種積極的期望,可以促進學生的進步;運用“破窗效應理論”,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可以促進學生的自律;運用“多米諾骨牌效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
四、小結
隨著教育空間多元化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職教育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中職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班主任的管理效率與水平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素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班主任管理進程,根據中職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班主任管理工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艷.淺談中職學校之班主任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1).
[2]張惠.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4(34).
[3]李泳筠.心理效應的教育作用——談中職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現代企業教育,2014(6).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