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榮
摘 要:項目教學法是以工作項目為參照點,以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設置整個課程體系。進行項目教學,要以任務為參照點,以項目課程為主體設計課堂的學習項目,以典型項目為載體規劃教學活動,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制定課程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直觀體驗,同時利用收獲的“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運用項目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熟悉相關業務程序,如稅務、財經等,幫助學生提升依法處理會計業務的意識和能力,依法辦理支付結算以及納稅申報等實踐應用能力,提高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全面提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166-02
項目教學法是以工作項目為參照點,以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設置整個課程體系。進行項目教學,要以任務為參照點,以項目課程為主體設計課堂的學習項目,以典型項目為載體規劃教學活動,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制定課程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直觀體驗,同時利用收獲的“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項目教學法是經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來進行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方法是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有機結合理論和實踐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進而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由教師指導獨立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將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熟練掌握。學生部分或全部獨立安排、組織學習行為,解決處理項目中遭遇的困難,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中職財會專業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其核心課程之一,在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中,它也是必考科目之一。該課程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法規條文,所以理論性非常強。若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師為主導,實施單向式的知識灌輸,學生思維被教師代替,學生僅作為知識的接受器,一直處在被動狀態,肯定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時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為使學生既可以在國家舉辦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又可以接受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性教育,該研究者采取的模式為將項目教學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結合。學生通過項目教學能夠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必需的財經法規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創新意識與職業道德意識,具有較強的工作崗位適應能力,培養出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初級應用型人才。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模塊,即會計法應用能力、財政法規應用能力、支付結算能力、稅收法律應用能力、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這五個模塊里,程序法崗位設置作為載體,將實體法內容與會計職業道德形成的業務模塊帶動。運用項目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熟悉相關業務程序,如稅務、財經等,幫助學生提升依法處理會計業務的意識和能力,依法辦理支付結算以及納稅申報等實踐應用能力,提高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
下面以《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第三章《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中納稅申報為例,說明項目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1 項目的提出,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A有限責任公司為生產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人識別號為:4405221972122
8,按月納稅。2014年5月生產經營情況如下:(資料略)。要求:根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要求,推算填列適用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附表,并如實據以申報。
2 項目任務的確定,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具體的項目任務
納稅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就納稅事項在申報期限內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申報的一種法定手續。納稅義務人必須在稅務機關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在辦理納稅申報時,納稅申報表必須如實填寫,同時按照不同情況相應地報送有關證件與資料??劾U義務人、納稅人在辦理納稅申報時,能直接在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能根據規定使用數據電文、郵寄或其他方式辦理納稅申報、報送事項。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及課后查找資料,明確納稅申報的對象、內容和方式。重點理解有關增值稅納稅申報的對象、內容、方式以及增值稅申報表的填列內容、計算方法和申報程序等。
3 項目任務的具體分解和細化,設計問卷調查表
設計有關增值稅的問卷調查表,(表略)。問卷調查表的內容主要包括:
(1)增值稅的稅率有幾種?
(2)最新規定的增值稅征收率是多少?
(3)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的分類依據是什么?
(4)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有哪些?
(5)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6)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允許抵扣的情況包括哪些?
(7)就所提供的資料說明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的計算過程。
(8)如何正確填列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附表?
(9)增值稅納稅申報的流程如何?
4 項目的具體實施,完成A有限責任公司的納稅申報
第一步,每位學生認真收集查閱有關資料,完成增值稅的問卷調查表,全面了解增值稅的納稅計算、申報表的填列以及申報程序,對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有一個初步的直觀體驗和感性的認識。為項目的具體實施墊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步,學生根據A有限責任公司所提供的資料,準備齊相關的申報資料到財模實訓室稅務窗口模擬納稅申報,對納稅申報表的填列、計算方法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有條件的也可聯系當地與A有限責任公司性質一樣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分小組進入該企業,在財務主管的安排指導下深入了解該企業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填列內容、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對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有一個較深刻的直觀體驗和感性的認識。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完成A有限責任公司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和納稅申報表的填列,整理準備納稅申報所需的資料到財模實訓室稅務窗口“依法”申報。有條件的也可取得當地國、地稅有關負責人的支持和幫助,分批分組到國、地稅納稅大廳辦理“納稅申報”手續,親身感受依法納稅的氛圍,進一步明確納稅申報的流程。讓學生對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有一個深刻的直觀體驗和感性的認識。為今后項目知識的有效遷移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步,全面完善數據電文與上門申報的辦法。學生在網上下載“增值稅網上申報納稅系統”,了解網上申報的步驟和程序,網上申報的具體辦法,與直接上門申報進行比較,全面完善增值稅的納稅申報辦法。
5 項目成果的展示與評價,鞏固所學項目知識,實現項目知識的有效遷移
每個學生就所完成的項目進行交流討論,評選出一定比例的優秀項目成果進行展示。讓獲得優秀項目成果者跟大家分享心得體會,進一步回顧項目實施的具體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項,鞏固所學項目知識,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學生自身固有的知識體系,實現項目知識的有效遷移,以便畢業后應用于具體的社會實踐工作崗位,服務于當地經濟建設。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涉及會計核算與監督、支付結算、稅務管理、納稅申報、會計職業道德意識等項目管理內容,每一章節都可分為若干個大小項目,非常適用項目教學。運用項目教學法能最大限度
地讓學生熟悉相關業務程序,即稅務、財經等,提高其依法處理會計業務的意識和能力,依法辦理納稅申報、支付結算等實踐應用能力。進行項目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許秀敏.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4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2] 朱天高.教學理念構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經貿導刊,2009(24):122.
[3] 趙明.開展項目教學,提高教與學質量[J].科技信息,2008(19):270.
[4] 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200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