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新課改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勵老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去實現課程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創設虛擬情境,再現歷史,完成教學目標,發展學生思維,建構歷史認識的虛擬情境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頻繁出現。
【關鍵詞】虛擬情境 歷史教學 想象
虛擬情境教學,即創設虛擬情境,利用虛擬歷史人物進行教學,是一種類似于歷史想象體驗與歷史假設研究的方法。虛擬情境的創設不一定完全符合具體的史實,但必須符合史實基本特征和史實的時代背景。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恰當地應用虛擬情境教學法,有助于還原歷史真實,以讓學生在歷史“體驗”中完成知識的架構。
一、運用歷史想象,巧設虛擬情境,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歷史是對過去人物活動及重大事件的記述,具有極強的故事性。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有許多饒有趣味、娓娓動聽的故事,有的甚至家喻戶曉。中學生大都愛聽故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創設故事情境,用故事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求知欲。
在講授《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時,本人提問:穿越時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可以看到或做到的有:①在北宋東京,你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鎮瓷器; ②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能喝到冷飲;③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到邸店去;④四川地區的人們能使用“交子”; ⑤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騎馬;⑥普通老百姓可以穿五顏六色的衣服;等等。學生們在認真閱讀課文后,紛紛進入角色,成為當時宋代社會的一員,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啟發探究的問題設計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了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言而喻。
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激發學生運用證據構建歷史情境的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享受到歷史研究的樂趣。
二、通過虛擬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和需求。在歷史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表演的教學情境,能夠真正讓學生參與教學,進入角色,理解文中歷史事件的意義,設身處地地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及思考歷史的內涵。利用歷史故事本身具備的戲劇性,創設一個表演情境,激發學生主動而迅速地理解歷史和人物。
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時,讓學生自己報名表演小品《當諸葛亮與劉德華相遇……》,有些學生確實很積極,而且在課外預先導演過,到課堂表演的時候還準備了一些小道具,配上聲音、旁白和相應的動作,學生表演得很投入,底下聽的學生也興味盎然。
諸葛亮:(輕搖紙扇,從左邊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諸葛亮!
劉德華(拿著麥克風唱,由右邊上):五千年的風和雨呀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我——劉德華!
(二人相遇,互相瞧不起)
諸:哼!奇形怪狀,不像話!
劉:這個打扮,早就過時啦!
諸:我穿的是綾羅綢緞,蜀國的特產啊!
劉:我穿的是耐克,嘖嘖,正宗的美國名牌啊!
諸:我喝的是西湖龍井!
劉:我喝的是可口可樂、上島咖啡!
(學生踴躍回答)……
小品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感受的過程。在古代還沒有飛機,為什么現在會有?現代人為什么能夠喝到美國的可口可樂,穿到世界名牌耐克呢?這就要進入我們今天的學習:面對經濟全球化,讓我們一起來幫諸葛亮解除心里的疑惑。因此,體驗使學習進入生命領域,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僅僅屬于認知、理性的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再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與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歷史教學應尊重學生情感體驗和多方面成長體驗,讓學生用心靈去感悟歷史,用歷史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質,全面健康地成長。
三、虛擬情境需要有史實的依托
歷史敘事中的想象劃分為五種形式:為敘事生動而加入的想象;為借用文學虛構來補正史實的想象;為連接史實節點、保持敘事完整的想象;為運用反事實而進行的想象;為架構歷史情節而進行的想象。
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第4課《經濟大危機》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虛擬場景:
Mary,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有10萬美元的股票,25萬美元的存款,但是從1929年開始股票價格由最初的73美元跌至8美元,手中的股票形同廢紙,于是他想起了把銀行中的存款取出來,放在家中。但是,他去的銀行門口排著長長的取款隊伍。不久,銀行宣布破產,他的存款沒了。但是,他還有工作。可是,等他回到公司時被解雇了。理由是公司汽車賣不出去,沒有錢給工人發工資,只能解雇工人了。他失業了,只好重新找工作。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家中介公司在招工,需要30人,他興沖沖地趕到中介所,居然有三四千人在排隊,他有點失望,無奈中只好跟著排隊。他和排隊者消磨時間聊了一會。排隊者大多來自農村,盡管農產品價格很低,但還是賣不出去,為了生存,只好出來找工作……
歷史的想象需要有史實作依托,歷史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求真求實,脫離了歷史的真實,胡亂想象與虛擬是極其有害的。同時,學生能夠借助“當時”的歷史氛圍,主觀情感移入到認識對象中去,能達到主動體驗歷史的目的,受到陶冶,增強識別美、丑的能力和客觀評價歷史事實的能力。
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情境教學的好處是把教材用活了,讓學生變活了,使課堂生動了,把教學過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了。因此,情境教學是對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有效的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