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靜
摘 要: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項富有藝術的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語文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都體現、滲透著朗讀教學,在教學中必須運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
關鍵詞:朗讀;語感;表達能力;情操
朗讀,是一項將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活動,是用清晰響亮的標準語音有感情地讀出文章來。從古到今,人們都非常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運用。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白居易讀書以至“口舌成瘡”;韓愈則是“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現在,悅耳動聽的瑯瑯讀書聲則是中小學校園里最美的晨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語文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都體現、滲透著朗讀教學,在教學中必須運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我們要做到以讀促聽,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才能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共同提高。因此,只有利用好朗讀這顆棋子,語文教學這盤棋才能真正走活。那么,朗讀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呢?下面就談一些我粗淺的看法。
一、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能力,它是指對語言文字正確、敏銳的感受能力。要做到觀文入情,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知和迅速領悟。恰當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進行閱讀教學,經過反復朗讀,讀出文章中的味道,這便是一個培養語感的過程。朗讀對大腦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它不只是把一個一個的文字讀出來,而是“眼看—心想—口誦—耳聽—心再想”這樣一個多種感官同時參與的奇妙活動在瞬間的體現。我們為什么讓學生反復誦讀名家作品?這就是模仿典范語言,接受其影響。反復朗讀,把文章讀得朗朗上口,對文章里的詞匯、句式、搭配、語言氣勢以及格調已經十分熟悉,并不自覺地把這些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習慣。良好的語感就在這樣長期反復的訓練中形成了。
二、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口而誦,心而惟”,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后融會貫通,化為己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得也是這個道理,強調只有經過反復朗讀,方能讀出其中的韻味,領悟其深層含義。學習一篇文章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生只有對文章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把握,才能從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靈魂,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朗讀則是架設在學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思想感情之間的一座橋梁。通過對作品音聲節奏的朗讀體驗,披文入情,進入文本世界,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達到與作者神氣相通、情感共鳴的境界。葉圣陶先生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于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親身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
三、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不僅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一個學生連文章都讀不下來,就不可能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不經意間便對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了深切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積累優美的詞句等語言素材,掌握各種搭配和句式,學會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從而學會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表情達意。正如張中行先生所說:“讀,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變為身內之物,并積少成多,這就成為寫作的資本。”
四、朗讀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正是進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讀則通,通則悟,悟則明。朗讀時,隨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出現語調的高低起伏、語速的緩急變化、語氣的輕重,這就形成了或鏗鏘有力、或婉轉纏綿、或一瀉千里的音樂之美。這樣一項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叩擊他們的靈魂,撥動他們的心弦,讓他們獲得一種美妙的藝術享受。文中所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情感審美等因素也會自然而然地被學生接受,猶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他們的心田,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門藝術,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教學中,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朗讀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蔡美香.談低年級朗讀訓練的指導[J].小學語文教學,2008(07).
[2]崔英萍.對低年段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方法[J].甘肅教育,2011(17).
[3]陳華娟.如何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J].廣西教育,2011(28).
[4]魯智明,陳炳慧.朗讀訓練中的“度”[J],教師之友.1996(05).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