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菊
摘 要:數學口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是其以后數學學習素養提升的關鍵。通過對如何培養小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進行研究,通過游戲形式提高學生興趣,結合日常生活整合口算規律,在合作中提升口算能力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口算能力,培養,小學低段學生
口算指的是不使用紙筆,只通過大腦運轉完成計算過程的一種計算方式。指導5~9歲的兒童口算訓練,可以有效地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小學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數學,此階段培養的數學能力對以后的數學學習有非常大的影響。在此前提下,根據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征,對如何在小學低段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研究,找出提高小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的途徑。
一、通過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口算的興趣
小學低段學生,其思維大多是形象思維,只有比較具體直觀的事物才方便他們認知。因此,對小學低段學生進行口算能力培養也需要遵守這一規律,借助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來吸引學生對口算學習的興趣,把口算知識融入游戲的過程中,把游戲和口算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升口算訓練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可以增加學生對口算的興趣,為以后的口算訓練奠定基礎。
比如,在進行“二十以內的加法”口算訓練的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設置了這樣一個游戲:教師準備一副撲克牌(其中大于等于10的牌和大小王已經被挑出),把撲克牌隨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教師自己留著,一部分交給學生代表,數學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同學們,現在教師手上有一些牌,你們手上也有一些牌,教師抽一張,代表抽一張,你們把兩張牌上的數字相加,看誰計算的又快又正確?!闭f完,小學數學教師開始游戲,教師先抽出一個3,學生代表抽出一個6,“它們加一塊是多少呢?”教師提問,很快就有學生回答:“9?!苯酉聛?,按照這樣的方式再計算幾次,等學生都明白游戲的玩法之后,教師可以把撲克牌都給學生,把學生分為兩組或者四組,一組一部分撲克牌,讓小組之間開始比賽,看哪一組計算得又快又好。通過這樣的游戲,小學低段學生并不會感覺口算的無聊,而是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口算的技巧,提升了口算的能力。
二、結合日常生活,整合口算規律
小學低段學生的分析能力不高,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利用日常生活場景,使用比喻和類比的方式,把口算規則生活化、具體化、簡潔化,降低知識的難度,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引導學生掌握“湊十法”的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使用了這樣一個生活場景:“家里剛剛聚餐結束,買的兩箱雪碧,一箱剩下8瓶,一箱剩下7瓶,現在我們來計算總共剩下幾瓶雪碧?!庇嬎愕倪^程:我們首先從剩下7瓶的箱子中拿出幾瓶雪碧,把剩余8瓶的箱子裝滿,一個箱子裝10瓶,需要拿出幾瓶,學生口算需要2瓶,那現在7瓶的箱子剩下幾瓶?“剩下5瓶?!薄澳乾F在總共剩下幾瓶?”“一個箱子是10瓶,另一個箱子是5瓶,總共剩下15瓶?!睂W生很簡單地得出了答案。這時候,數學教師順勢引導,對“湊十法”給予解釋:“同學們,像這樣在計算的過程中,把進位法轉化為十加幾的辦法,就是‘湊十法,這樣一轉化,同學們的計算就更加方便了?!边@樣,利用生活場景進行教學,學生對教學內容沒有陌生感,對口算規則的接受更加容易。
三、在合作中鍛煉,提升口算能力
小學生都喜歡隨眾,特別是對低年級段的學生來說,更希望在集體中展示自己,小組合作口算訓練,就是在學生這一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反復進行口算技巧訓練,提升口算能力。
比如,在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鍛煉時,小學數學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勇攀高峰”的合作訓練:在訓練的時候,兩人一組,相互輪流出題,對100以內數字的加減法進行鍛煉,答對的人前進一步,答錯的人則要后退一步,假如答錯的人已經在第一格就原地不動。總體計算過程有10個格,最早走完這些格子的小組獲得勝利,得到“勇攀高峰”的稱號。通過這樣的活動,提升學生口算效率,口算教學效果更好。
總之,在小學低段學生中進行口算訓練還存在一定困難,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當前局面,對小學低段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以最合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小學口算學習,從根本上提升小學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孟云燕.小學數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培養[J].成才之路,2014(27).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