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
【摘要】構建書香社會,倡導全民閱讀是2015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的。《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要學好語文就要廣泛讀書,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開闊視野,活躍思維,陶冶情操。為了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養成習慣,教師應注重讀書方法的指導,達到“課內悟方法,課外求發展”的效果。而“閱讀指導課”是踐行這一效果的最好途徑。它能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網絡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
【關鍵詞】閱讀指導;讀書筆記;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在閱讀指導課上究竟讀什么,怎樣讀;教師究竟導什么,怎樣導,怎樣才能上好閱讀指導課呢?下面就這一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閱讀指導課的類型
(一)讀物推薦課
主要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可以是書刊的推薦、篇目的推薦或是內容的介紹。形式上,教師推薦、學生推薦、教師和學生相結合推薦都可以。基本流程是這樣的:1.請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名人名言;2.請學生介紹自己所崇拜的名人的故事或他們的作品;3.老師介紹自己所崇拜的名人——比爾蓋茨,并適時向大家推薦《世界名人100位》這本書。讀物推薦課的目的是通過生生推薦、師生推薦引發同學們的讀書興趣,讓學生巴不得馬上拿到他剛才聽到故事的那本書,然后坐下來津津有味的閱讀。
(二)讀書方法指導課
向學生講授精讀、泛讀、瀏覽、速讀、跳讀等讀書方法,并告訴學生什么內容適合什么方法。如:1.看報紙經常采用瀏覽法,一看標題我們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對感興趣的內容我們再仔細閱讀。2.泛讀我們到書店選書時經常用到,通過看書名、作者、目錄、內容提要等 ,從內容的整體上把握是否是我們所需要的書目。3.精讀是指用正常或較慢的速度,鉆研全書的內容,邊讀邊想,常采用勾、點、批、注的方法。對文章不僅要了解內容,而且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有的文章讀一遍不行,還要反復進行閱讀。
(三)讀書筆記輔導課
1.摘錄式——對于文章中優美的段落或語句要進行摘抄。
2.感想式——寫讀后感。
3.讀書卡片式。
(四)主題閱讀指導課
此課型要求老師抓住契機合理安排,內容上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是我們教材的延伸。主題閱讀指導課對學生分析問題、概括問題很有幫助,對語文素養的培養很有效果。如:學完課本中老舍先生的《草原》師問: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美不美?生答:美。師:像這么優美的自然景觀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們要搜集資料進行整理。同學們可以從書上、網上等途徑查找。
記得一位老師在講冰心的一組文章時,在講完《寄小讀者》《只揀兒童多處行》《肥皂泡》之后,又引入了冰心的很多文章讓學生閱讀,如《笑》《我和玫瑰花》《小橘燈》《櫻花贊》《繁星》《春水》等作品。同學們不僅了解了冰心的文章內容,而且通過內容知道了冰心的為人以及她作品的語言特色,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對冰心的作品了解的更深入了。
根據學生課下都喜歡收集“三國人物”卡或“水滸英雄”卡開展閱讀指導課,如走近“三國”:
1.請學生先說說自己對《三國演義》有哪些了解?
2.老師列舉三國人物特點,讓學生對號入座。
3.本節課我們先選取三國中的一位人物來談其特點,如:曹 操:
a.疑心很重(把呂伯奢家殺豬招待客人的磨刀聲當成要殺他的聲音,便一鼓作氣殺了他全家);
b.殘暴自私(寧叫天下人負我,不叫我負天下人);
c.唯才是用(詢幽來訪,沒穿鞋就出來迎接);
d.有才氣(《觀滄海》中氣勢磅礴,容納百川的氣魄)。
……
通過大家的交流評論,使同學們對曹操這一人物特點的認識更豐滿了,想更深入地品讀《三國演義》。
(五)交流評論課
針對不同的文章或同一類文章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同學們暢所欲言,老師合理指導。
二、怎樣上好一節閱讀指導課呢?
1.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制定計劃,確立目標。
低年級:學生剛學完拼音,識字量還很少,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敢說話、愛發言,培養學生讀書與思考的習慣。還可以搞故事擂臺賽、成語大全、名言警句薈萃等。
中年級:識字量增加,理解力也加強,可以上讀物推薦課、交流評論課,指導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建立讀書卡片。
高年級:可以推薦一些名人著作組織讀書交流評議,搞好主題閱讀,寫好讀書筆記。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閱讀指導課是非常自由靈活的一個課型,我們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和讀書熱情為目標,充分挖掘圖書館資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教學內容。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如:優美的文章,我們可以采用誦讀的方法;名著、長篇小說,我們可以采用看光盤錄像的方法;文字上理解有困難的,我們可以采用投影圖片法等。
3.用激勵的手段來保證學生的讀書熱情。
低年級的同學講故事好的或發言精彩的要進行獎勵,中年級可以搞演講比賽、優秀詩文的誦讀賽、讀書卡片的展覽等。
4.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要愛讀書,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上課時要與學生有機地進行交流。
教育家呂叔湘曾說過:回憶自己的學習歷程,得之于課堂上的占多少?得知與課外閱讀的占多少?大概是三比七吧。也就是說,學生要學好語文,就要廣泛地進行閱讀,只讀幾本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開闊視野,活躍思維,陶冶情操。我們教師只要花較少的時間來調動學生的圖書積極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開設好閱讀指導課是非常必要的。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