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要】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更應該恰當地運用啟發式,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在指導學生積累詞匯運用語言、認真觀察口頭表達的基礎上,把各種知識包括寫作知識靈活運用于寫作實踐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完成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偉大理論,后來我國古代《學記》一書中更進一步地闡明“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意思是引導學生不是牽著學生走,鼓勵學生而不推著學生走,啟發學生而不代替學生作出結論。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融洽,學生讀書才會安逸,學生才可以獨立思考,這就是中國古代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具體到語文教學上,就應以啟發式的原則為教學指導思想,教師通過講授、觀察練習等方法就能使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既獲得了相應的知識,又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并發展了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變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學生的自發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更應該恰當地運用啟發式,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在指導學生積累詞匯運用語言、認真觀察口頭表達的基礎上,把各種知識包括寫作知識靈活運用于寫作實踐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完成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
一、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聽話”能力的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知識,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有了知識,能力才能逐步養成。什么是能力?能力通常是指一個人順利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培養的都是一般能力,即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這是語文各項能力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注意這些能力的培養。如聽力課的教學,要抓緊時間,抓住地點,有機地、持久地進行。
(一)運用考試的方法
考試是考察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運用而采取的一種考察方法。教師在語文課上要善于考,一般是2-3分鐘為宜,讀一篇幾十字的短文,讓學生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了,完成學習任務。
(二)議一議,想一想
教師可在語文作文教學前,讓學生議一議所要考試的內容,討論一下時間、地點、人物各是什么?主要講了一個什么問題?
(三)對比思考
將兩段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啟發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四)生動活潑,材料多樣
教師應該廣泛地占有材料,比如《將軍與士兵》中一位軍官問華盛頓:“你難道看不出我是這里的上士(非上士)嗎?”“按照你的說法,我就應該是指揮者了”。將軍說著脫去了外套,露出了他的將軍軍銜。通過這段文字的描述,學生在聽懂了以上材料的基礎,得出了生動鮮明的兩個個體形象。
二、自主學習,變教師的說為學生的說
有人說:作文就像說話。這是因為如果一個人能把話說得有條有理,能將說話的內容表達得有組織、有思想,然后將說話的內容用文字來表示,那樣作文與說話不就等同了嗎?所以我們介紹自己所屬的東西,可以先用嘴巴來說說。
(一)語文課本的對話,通過學生的“說”變為想象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話:“奶奶,快帶我走吧!”這里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想象補上這樣的對話:“孩子,你跟我走吧!走到那沒有寒冷、沒有痛苦、沒有饑餓的地方去吧!”
學生通過自己的說與議,可以想象人物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理想世界。
(二)運用“講故事”的方法,講述自己的材料安排
學生在作文課上要多講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并通過對比“糾正”故事來進行口頭修改。
三、學生自由學習,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
古往今來,每一個文學巨匠、偉人導師都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知識巨人。他們刻苦讀書,勤奮求知獲得成功。歷史上無數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們的勤奮與刻苦,令人嘆為觀止。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為了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必須教給學生自主學習。具體做法如下:
(一)圖書館與小作文
學生在閱讀圖片文章之后,可以“寫字數不等、角度各異的讀書筆記。”最原始、簡單的讀書筆記是“不懂”,到中期的幾十字和后期的成百上千字,一本書反復地讀好幾遍越來越有感覺,對書本的消化與吸收就會越來越深入。
(二)在閱讀的基礎上寫故事、編故事、講故事
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可在課堂講故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這樣既培養了說的能力,又培養了記憶能力與思維能力,把讀書筆記中自己的認識靈活地運用到說與讀的訓練中去。
(三)說與讀促進讀
有人說,不會講故事的語文教師是不高明的語文教師,不會講故事的學生是語文知識貧乏的學生。事實如此,高明的復述能力促進學生積極的閱讀興趣,從而更廣泛深入地讀書。
閱讀的范圍越廣,積累的詞匯越多,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越深入,從中汲取的精神營養越豐厚,從中得益就越多,這是語文教學中尤其是作文教學中每一個語文教師所孜孜以求的。
四、自主學習,學生自己拿起筆進行寫作
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是要寫出簡單明了的作文,從寫作的指導思想上要求健康積極,從寫作風格上要求我們在作文指導課上鼓勵學生拿起筆來自主地進行寫作。首先要從語文閱讀中進行語言的指導,其次是要從作文教學中進行組材練習。然后是修改,要求學生要反復讀,反復改。
作文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反導過程,需要我們能動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學生寫,從而達到啟發式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的能動作用,使學生的作文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