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世磊
摘 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增強思想自覺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思想前提,增強行動自覺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堅持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相結合,做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
關鍵詞:群眾路線;踐行者;自覺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辛勤奉獻。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密切與群眾的聯系,維護群眾的利益是新常態下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離群眾更近,與群眾打交道更多,更應該把踐行群眾路線作為一條工作主線,不斷強化宗旨意識,筑牢思想根基,站穩群眾立場,自覺把思想迅速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增強行動自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
1 增強思想自覺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思想前提
踐行群眾路線需要黨員干部具有高度的思想自覺,只有認識到位、態度端正,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內化為自身的高度的思想自覺,才有行動的自覺和成功。一個忠實的群眾路線踐行者不僅不只是在理論認識上學深悟透堅持黨的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豐富內涵和極端重要性,還體現在實際工作中自覺的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真心為群眾著想,全力為群眾造福,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一些黨員干部對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上存在認識偏差,甚至是認識誤區,有的態度不夠積極,有的認為“反正是走過場,別人能過,我也能過”;有的行動遲緩,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活動,存在等待觀望的情緒。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踐行群眾路線也就無從談起,思想問題不解決反映在實際中工作中就不能從老百姓的角度考慮,設身處地多想想老百姓的難處,也不會反躬自省,是不是按黨章的要求和黨內法規去做了,心里有沒有老百姓,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還有些什么事情沒有做,也不會正確回答“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等一系列的問題。
2 增強行動自覺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認識的目的,只有把思想認識的提高落實到行動上,才能避免踐行群眾路線走形式、走過場?!耙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重在行動。行動自覺是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試金石,一切為了群眾,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各項事業的立足點,作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政黨,要時刻把人民群眾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得失成敗的唯一標準,我們的所作所為、成敗得失都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盡管與革命戰爭和計劃經濟時期有很大不同,但“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基本要求沒有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個人、某部分人利益,這是群眾立場的核心。只有在身體力行為人民做事、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只有真正滿足群眾所需、解決群眾所求,才能通過行動自覺的優良作風把人民群眾凝聚起來,挖掘群眾的智慧,形成合力,發揮好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共同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動力和活力。
3 堅持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相結合,做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
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就是知行合一,兩者相輔相成,這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關鍵所在。習總書記到河北省調研指導時指出:“要著力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提高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p>
3.1 自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最重要的黨性,黨員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和前提。做群眾路線忠實的踐行者要堅持不懈加強個人的理想信念學習,切實加強黨性自我修養,將崇高的信仰變成強烈的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感,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增進與群眾感情,培養對群眾的責任意識和公仆意識,自覺將全部精力投身于群眾路線的實踐中去。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已告一段落,但在工作還不能放松,將群眾路線的要求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黨性錘煉,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和宣傳黨員干部隊伍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讓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發揮正反兩面典型的教育作用,以先進典型引領先進性教育,以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進一步筑牢抵制“四風”的思想防線,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3.2 自覺加強作風建設,密切群眾聯系
實踐證明,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 “四風”問題是背離群眾路線的突出表現,猶如一堵無形的墻,將我們黨與廣大人民群眾隔離開來。作風問題不改,將會失去民心,我們當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求各級黨員干部帶著感情深入基層,真正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把作風建設當作一種自覺行為,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自覺踐行。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懷有平民情懷和赤子之心,像種子扎根于泥土中一樣植根于群眾中,時時處處與群眾融在一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努力,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大力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等基層基礎問題;創造性地開展諸如機關黨員結對幫扶困難群眾、機關支部結對幫扶社區的“雙結對”工程等活動,構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實踐平臺;建設和完善“兩代表一委員”進社區工作機制,搭建起干群溝通的“連心橋”和為民服務的“暖心巢”,代表委員“耳中有民聲”、“眼中有民情”、“心中有民事”,有利于社情民意的上傳下達;健全領導干部聯系基層、接待群眾工作機制,推動領導干部接待黨員群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常態化。
3.3 自覺改進工作方法,維護群眾利益
我們黨來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了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奮斗?!叭嗣袢罕姷睦娓哂谝磺小钡挠^念,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真正將自己的工作、人生目標與群眾的幸福安康緊密聯系在一起,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把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作為工作的檢驗標準,并及時針對經濟社會的新變化、科技手段的新進展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肅糾正和處理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實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當中,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時代在變,形勢任務在變,社會結構在變,群眾需求也在變,群眾工作方法應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將群眾路線貫徹到社區治理創新中去,在全區全面推行智慧黨建、居站分社、居民自治、網格化管理、幸福社區創建“五位一體”治理模式,完善社區建設,更好地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