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秋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素質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已經不只局限在課本知識的講解和習題的訓練上,而是更加側重于學生全面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開展上。根據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教學效率 教學策略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人們對于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學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學習,而是要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適當遷移,能夠提出問題并自發地尋找問題的答案。更要求教學過程中教學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在實際的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幾點策略方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認知系統基本上是停留在感性認知的層面上,學生們往往是通過自己對事物的感知和興趣進行學習活動的開展和知識的攝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深入理解學生的內心,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自主地進行學習問題的研究和探討,最終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有效地讓教學效率得到最大層級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有效地進行課堂興趣的培養。比如,當教師講授到《認識時間》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問一問學生們“我們什么時間下課呢?”“喜歡的動畫片是什么時候開始播放的呢?”再比如,小學生在學習“四則運算”的時候,單純地讓學生做煉習題肯定會造成學生的厭煩心理,而且也會降低學習效率。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舉辦一個小型的“團體協作會”。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在游戲中進行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也就是讓學生通過接龍的方式進行四則運算的練習,比一比看哪一組回答的又快又好。這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實施,就能很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以景引情,創設教學情境
我們都知道,學習興趣的提高絕對是有效教學的一大秘密武器,這也是改革教學模式的目的要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多半就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愛上課堂,樂于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在這一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如“以景引情”。這里所說的即是用情境設置的方式導入所學課程的內容,用這樣身臨其境的方式給學生創造學習的興趣和背景,讓學生能深入理解數學的理論知識和應用形式,從而做到“舉一反三”。小學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將生活實踐和理論結合為一體的學科,如果能利用平常的生活場景,調動學生的多元次感官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必定能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舉個例子來說,當教師講到《估計》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小場景。比如,我們在超市進行購物和準備做晚飯這個場景,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啟發誘導學生進行針對于“估算”這一概念的思考,“要炒一盤菜的話,需要大概幾勺的鹽呢?”“從離家最近的超市到家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呢?”向學生進行這樣簡單卻又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和知識之間的必要聯系,從而讓教學課堂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例子,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
在進行“以景引情”的教學方法的時候,有一點也是教師可以進行有效利用的,那就是合理地利用電教設備。電教設備的合理性應用,不僅包括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情境創設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是包括了學生在進行數學理論教學的過程中的音頻素材。尤其是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平面幾何這一部分的教學活動,更是簡便有效且直接。
三、建立和諧共處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也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也就是學生的反饋作用也是必不可少,下面就根據這一反饋調節形式,談一談師生關系對教學效率的重要作用。師生關系歷來都是教學活動中亟待處理的問題,師生之間相處融洽,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會令整個教學活動完整順暢而富于活性;師生之間矛盾叢生,教師和學生之間劍拔弩張,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十分不利,這種于人于己都有害的教學模式極不可取。正因如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更是應該多注意溝通交流,爭取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對于教師來說,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和基本的家庭狀況,不能責備學生,更不能偏袒學生,要爭取做到一視同仁,在不傷害任何一方的條件下公平處理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矛盾;而對于學生來說,要做到真正的尊敬師長,有問題要溝通,不能強硬頂撞,要充分意識到背后的小動作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總體說來,就是要求教師要放“低”,而學生要崇“高”,兩方要架設溝通的橋梁,要做到換位思考。這樣才能更好的享受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尤其是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有問題要及時的提出來,而對于提出來的問題,教師要耐心的解答,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實現教學內容的舉一反三,切忌對學生進行諷刺和侮辱。數學畢竟是一門需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科目,只有打好最初的基礎,才能收獲更多的知識。
四、結束語
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教師主要的任務在于“引導”,尤其是對于小學教學來說,培養學生“樂知”是要比積累更重要。多年來提出的“減負”口號,就是要求學生要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收獲無限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學會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舉一反三。因此,建設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迫在眉睫,這不僅是教學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適時地改變策略,為建設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韓安志.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學,2011,(01).
[2]舒成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是學生能力培養[J].讀寫算,2014,(35).
[3]白云斌.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策略[J].現代閱讀,2011,(13).
[4]楊建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初探[J].學生之友,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