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
關鍵詞:數學教學 主體地位 參與意識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而又非常重要的學科,它的教學內容里有許多公式、定義、解題技巧以及思想方法等。那么,學生如何掌握好這些知識,提高自己自身素質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不僅離不開我們教師的“教”,更離不開學生的“學”。而“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還有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在今天新課改的大好形勢下,我們的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著改變,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實踐中來,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
在我們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熱情,來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從教育心理學的方面來看,我們教師應掌控教育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這之中,而學習動機則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關鍵作用的,它好比是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因素的。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全力以赴,認真對待,主動參與探索未知的領域。在實際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富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家的故事、趣味數學、數學的應用等,就是通過這些興趣的誘導、感情的激發、思想的升華,使學生形成學好數學的動機。比如說,在講解等差數列前幾項和公式時,就向學生來介紹世界歷史上關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以此來激勵學生探索知識的豪情壯志,引導學生向數學深層的知識領域進軍。在講解橢圓時,我們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油罐的側面曲線具有什么性質,這樣通過一些問題的引導啟發,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學習動機,形成學習數學的發散思維。
誠然,在實際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用來激活學生參與意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用貼近實際生活的實例來引出新知,這樣既能通俗易懂,使學生一目了然,有些知識就存在我們生活當中,其實沒什么奧秘,就像窗戶紙一捅就破,它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還有組織學生參加競賽,使學生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和快感,最終達到沉溺其中,自得其樂的學習目的。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就要重視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機會
在課堂上,我們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形式來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這樣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比如說,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進行多觀察、多思考、多探究等,此外在教學中讓學生多練習、多提問、多板演等,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總之,在我們的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做,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