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齊
摘要:對于所有的知識來說,他們的產生都以生活為基礎,尤其是數學的學習。在數學中將數學還原到生活中,有利于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做到學以致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就叫做生活化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生活化 小學數學 教學應用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夠發現數學的影子,如我們在買東西時、在計算速度時。我們對數學的一切研究與探索,都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數學,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上的數學問題以及邏輯問題。對于數學來說,所有的知識既然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要用回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夠使數學服務于生活。在教育中,學生的發展作為主要的發展和教育對象,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透徹,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的需要,這樣才能夠在教學實際中完成高效率的數學教學,在數學中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培養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意識
數學知識的建立,都是經過生活積累以及提煉產生的,大部分都源自于生活,是生活的精華以及結晶部分。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將數學放置到生活中去,鍛煉學生的生活意識,在課堂中強調生活意識的重要性,這是課堂生活化的關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將教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時刻關心生活的動態,結合生活的實際經驗來進行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練習題中有這樣一道題:兩輛汽車從同一地點向相反的方向行駛,甲車以每小時31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駛,乙車以每小時44千米的速度向另一方向行駛,求經過多長時間后兩輛車相距300千米?在向學生講述這道題時,教師可以將這道題中的兩輛車改為班上的兩個同學騎自行車,兩人的家為相反方向。這樣,應用題就變成了生活化的常見題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這就顯示出生活化數學教學意識的重要性。
二、建立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
不管是學生還是其他人群,對生活實際存在事物比較有認同感的特點都是一樣的,所以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并適時地加以利用,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多的認同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發掘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將其有效的整合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去,這樣才能夠一改往日的枯燥數學課堂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生活中,媽媽帶著女兒逛街,在同一家服裝店買了3套自己的衣服,每套199元,還在這家店買了4套女兒穿的衣服,每套為89元,媽媽總共付給了老板900元,如果你是店主,你認為應不應該給這位媽媽找錢?如果找錢的話應該找多少錢?這些問題都是在生活中常??梢砸姷降模處煂⑦@些小問題帶到課堂上,讓學生互換身份,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數學生活化意識,這樣才能夠增強數學實踐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只注重解決書本上的一些知識,命令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雖然非常聽教師的話,但是在遇到一些數學方面的問題時,就會表現的很被動,很驚慌。在新課改的號召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也開始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理念是教學改革中的重點。教學過程生活化強調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親身經歷并體驗數學問題,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去超市購買自己喜歡或者需要的東西,讓學生自己付款。教師還要要求學生自己列出一個購物表,將買到商品的種類、價格以及數量等都列在紙上,最后計算出自己帶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自己親身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獨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的方式使數學課堂更加趨向于生活化。
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方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一直占領絕對的地位,教師在講臺上一直講,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地聽,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持續下來,學生的厭倦心理越來越重,最后出現厭學情況。在教學模式改革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說教式封閉教學,打破除了數學還是數學的常規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基礎的數學概念以及數學公式,以往教師會采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這樣機械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學習也變成機械的狀態,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主觀思考能力,降低了教學質量。在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特別重要,在數學學習中不能夠采取一味的教與學模式,還要在學習中添加學生交流以及參與活動的機會,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積極性,真正的掌握數學學習方法以及數學運用技能,這才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真正表現。教師在教授學生時,要學會運用生活化理念,將固定的、死板的、乏味的書本轉換成富有活力的、生動的生活素材,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去分析、解決問題,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后進一步掌握數學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在教授“長方體”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什么是長方體,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合作做長方形的包裝紙盒。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長方體表面展開圖知識以及長方體的表面形狀知識進行探究,合作進行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出來,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提升了小組協作能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切身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建立好數學學習的信心,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好好感受生活,從中培養自身學以致用的思維以及實踐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要首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利用適當的數學學習手段以及教學方法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要聯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未來的發展作為總目標,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在數學知識的形成以及應用過程中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體驗,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玉潔.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江周刊,2012,(06).
[2]鄒莉.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17).
[3]向寬志.淺析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