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偉
【摘 要】作為企業物流活動的首要環節,采購在供應鏈企業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而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往往會在采購管理方面下功夫,試圖促使采購成本大大降低。對于制造企業而言,產品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采購成本,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因素,對產品價格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起著決定作用。但是就多數企業來看,還是沒有足夠地重視采購環節,而就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來看,還是有很大問題存在。本文是在供應鏈環境下,以對成本控制的研究為基礎來研究采購管理。
【關鍵詞】采購管理;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
一、供應鏈環境下采購管理內容的變化
面對供應鏈管理環境,采購管理的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作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部分,采購管理是指采購組織所采取的一系列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活動,目的是為了其戰略目標的實現,與生產和庫存之間緊密相連,針對采購所需的全部資料進行的識別、采辦以及獲取等管理活動。
就采購管理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是研究采購市場、確立采購目標、制定采購策略、生產采購計劃、實施采購作業、控制和評估。其中的采購作業實施環節還包括了商務談判、訂貨合同的簽訂、進貨實施與驗收入貨等。
就供應鏈模式下采購管理的過程來看,其信息流動量很大。其中的信息涵蓋了很多數據,如采購數據、供應商數據、庫存數據以及最終客戶的需求數據等。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這些數據,將會與采購管理各環節的最終成效存在很大關聯。另外,在供應鏈模式下,訂單驅動著采購,因而和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做到信息的及時傳遞和溝通,從而對最終的市場需求做出迅速反應。所以,在供應鏈管理下,一定要建立相應的信息處理系統來進行采購管理,相比較傳統采購模式,這也是比較大的不同點。
在供應鏈模式下,企業采購管理實際上是對企業的采購職能進行整體的重構,這就促使企業采購環節的運作效率得到了整體性的提高,而且企業的競爭力也大大提高了。新的管理模式使得運作成本大大降低,采購周期得到了縮短,與此同時在企業的整體規劃中納入供應商,這就促進了企業和供應商間的合作與溝通,實現了實質性的飛躍。
二、控制采購成本的基本策略
對于一個企業的業績來說,控制采購成本是極為關鍵的工作。采購成本的下降不但體現為企業減少了現金流出,而且也在產品的成本下降、利潤增加與企業競爭力增強方面有著直接的體現。因為在制造業中,采購成本在產品成本中占據了30%-80%,而采購成本當中材料成本占了最大份額,所以將材料成本控制好并促使其有效下降,將有助于產品成本的有效減少和利潤的有效增加。
(一)加強采購管理要從制度入手
采購工作有著較廣的涉及面,而且以與外界打交道為主。所以,企業很有必要將嚴格的采購制度和程序制定出來,以便確保采購工作能夠有章可依,限制采購人員的暗箱操作,這樣不但對控制采購成本不利,而且會對企業信譽不利。對采購制度進一步完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
企業建立的采購制度要做到嚴格、完善,不但有助于對企業的采購活動進行規范,促進效率的提高,將部門間的扯皮現象杜絕,而且可以對采購人員可能的不良行為進行預防。采購制度對很多方面都要進行詳細地規定,諸如物料采購的申請方面、規定授權人的權限、制定物料采購流程、各部門的責任與關系以及報價和價格審批等等。例如在采購制度中對采購物品的規定,即要求先向進行供應商價格問詢,并且進行列表比價,接下來是供應商的選擇,同時在請購單上填寫清楚選擇的供應商及其報價;有的采購以及超過一定金額,那就需要將三個以上的書面報價附上,從而為財務或內部審計部門稽核提供方便。
2.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
針對企業正式供應商,需要將相應的檔案建立起來,其中的信息應當包括編號以及詳細的聯系方式和地址,此外還應當涵蓋付款條件、交貨條款及期限、品質評級、銀行帳號等信息,要嚴格審核每一個供應商的檔案之后才可以進行歸檔處理。企業采購的進行應當在已經歸檔的供應商范圍之內,要定期不定期的更新供應商的檔案,并且安排專人進行管理。與此同時還要將供應商準入制度建立起來。針對一些重點材料,必須經過質檢、物料等部門進行聯合考核之后供應商才可以進入,有條件的話最好去供應商的生產地進行實地考察。針對考核程序和指標,企業要嚴格制定,針對考核的問題進行逐個評分,經過評分后達標的才可以成為歸檔供應商。
3.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
企業采購部門應該針對全部的采購材料將價格檔案建立起來。針對每一批物品報價,要先和歸檔的材料價格之間作比較,對價格差異原因進行分析。假如不存在特殊原因的話,那么采購的價格原則上來看是要不高于檔案中的價格水平的,要不然就要進行詳細的說明。針對重點材料價格,應當將價格評價體系建立起來,公司相關部門要將價格評價組組建起來,對于相關供應價格信息要定期收集,并且對目前的價格水平進行分析、評估,針對歸檔的價格檔案也要做出評價、更新。
(二)從價格入手控制材料成本
在價格管理體系中,定價問題被視為焦點問題。所以說,定價水平將會對定價是否被接受產生直接關聯。在定價是否合理方面,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價格的一些影響因素的影響。就采購價格的確定方法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報價采購方式。也就是采購方向供應商發出關于采購物品的詢價,對方也要進行正式報價。一般情況下,供應商會寄發包含交易條件和報價有效期等內容的報價單,有時候也會自動提出信用調查對象。雙方同意接受報價,那就算成立了買賣契約。
2.招標確定價格。這是比較常用也是首選的定價辦法。對于價格管理中的審批認證工作而言,這是尤為重要的,由于通常招標采購的物資都是以大宗材料、通用設備等為主。其價格是否準確將會對以這些物資為直接成本的下游物資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三、結束語
采購研究的核心問題一直就是采購成本問題,而對采購管理進行研究,促進采購成本的降低便是其最直接的目的。就過去的傳統采購來看,其采購成本只是涵蓋一些顯性成本,即與價格等因素有關,對于供應鏈上的總體成本卻考慮的比較少。針對企業的日常采購,應該兼顧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來考慮采購成本管理問題。企業要著眼于觀念的轉變,對采購工作多加重視,對采購管理進一步加強。企業需要從供應鏈的整體角度來開展活動,采取一定的采購決策以及進行成本控制,要將企業的第三利潤源充分挖掘出來,從而確保自身能夠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鞠東頌,徐杰編,采購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6-8
[2]劉明,供應鏈環境下制造型企業采購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