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菲
摘 要:在全新的教學制度及模式下,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了學生整體素養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現今采用導師考核制,教師要科學地計劃授課流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地學習。就該制度下高中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導師考核制度;自主學習能力
一、導師考核制度下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可行課程的預設
針對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為宗旨,每個課題大致可以做如下四種設置。
1.明確課堂目標
即要摸清考核的標準,當然,高一至高三年級的目標設置肯定存在著區別,但是處理的授課流程還是大致相似的。基本上如此:通讀全文了解相關課標—抓住關鍵詞句—簡單、明了地概括中心思想—多角度重新分析全文—制作考核表反饋學習情況(便于統計和評價)。
2.引導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僅僅起督導作用,全程由學生根據課標自主學習,全員參與。例如,上文言文課時,可以選出該課專長的學生,作為臨時領導,在其的帶領下進行分組學習,完成考量表,教師只在關鍵時候進行提示指導,考量表完成后還需要學生踴躍提出疑問,進行探討解決,最終總結出最好的答案,進一步提出更好的學習規律和方法。
3.成果交流分享
在分組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在臨時領導的帶領下,各個小組可以推薦文言文通譯較弱的學生上臺試講,各小組分別給出評論與建議,最后評出成績相對較好的小組,然后教師再總結表現相對較好的小組的學習方法。
4.最終考量反饋
首先由各小組進行總結評價,然后交給臨時領導評價,最后再交由教師進行最終成績的估量與評價,并反饋。
二、導師考核制度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課堂上的相關措施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同時,教師的職能應得到充分展現,具體措施如下。
1.課目分類
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往往學生在學習一個課程時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應在授課前做好準備,將課程先行進行拆解,簡化之后抓住重點,并根據之前所述的課程流程的設置進行分塊,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教學前的準備。
2.課前引導
教師要負責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的準備與評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準確地把握住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考量保準,完成課時要求。
3.課中輔助
教師在課堂上督促學生根據預設目標完成課時任務,明確告知其該學科的考試要素,綜合考量標準,并抓住重點,然后推進學習能力的培養。其實告知學生目標時,同時自己也要明確,課時目標不僅僅是一個課時,或者一個學期,又或者一個年度,而是要明確高中時期語文學習是一個系統的學習,不可分割,所以目標應該設定得更加完整、全面,才能得到階梯式的成長。
4.課后分享
每個課題的結束,都是總結學習經驗與規律的開始,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間給學生,能夠充分彰顯出他們的參與感,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發現,敢于質疑,善于總結,多多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在探討中不斷地成長與進步。
5.能力培養
在探討學習中,整個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開發與鍛煉的過程。學習語文,本身就是對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表達能力的一個培養過程,只是從以前的教師灌輸教學到學生自主開發的轉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發揮,成了鍛煉的主要方法,教師在一旁監督、引導、保駕護航,是學生學習時的堅強后盾,幫助他們解決疑慮,對培養學習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6.推進考核
新的制度對導師的考核,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在對導師的考核下,衍生出針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必然性,而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也是新的教師考核制度應運而生的根本原因,教師的考核會促進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會帶動教師考核,二者相輔相成。
7.共同發展
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一堂課幾乎全是教師講學生記和聽的古板模式,盡管現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變長,但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是不容忽視,應引導學生完成考量評價目標,總結更好的學習的方法和規律,這其實也是教師的考核標準,在這同時,學生也能夠順利地達到目標。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究之路,本就是漫長而曲折的,哪些是適合時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要花自己畢生的精力去探索的。在現今的考核制度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趨勢,怎樣科學地、系統地安排授課流程,讓學生在不斷地摸索與實踐中全面地提升自己,讓教師更高效地教學,
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本課題研究的宗旨。
參考文獻:
[1]馬壽華.有關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5):33.
[2]高洪艷.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8).
[3]沈萬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