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那么如何構建有效的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性教學,是當代教育提出的嶄新的任務。從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切身實踐出發進行幾點說明,與各位同仁共同分享。
關鍵詞:高效課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如何讓學生及我們這些教師擺脫困境,我們只能大膽進行教改,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自己學會學習,自己探究,互助合作。下面我將結合我的幾點具體做法,談談我的體會。
一、構建高效的導學案
在每節課的前一天下發關于該節課程的導學案,導學案中,簡單知識以填空形式出現,重、難點設置問題,小組探究。這樣做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又可以節省下課堂時間,去集中精力突破重、難點。同時,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立明確的導學案,有利于指導學生有效地自學。我把設計導學案的精力主要放在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學習的環節上,如果問題設計得好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對問題的探究能力。這是導學案的重要環節,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
二、營造高效化學課堂氛圍
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最有效手段。
1.加強化學實驗和直觀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應用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教學在化學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設計實驗,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這關系到化學的教學效果。
(1)實驗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教師先做好演示實驗是很有必要的,課本中的演示實驗能有效地配合化學課堂教學,所以一定要做,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進一步對課本實驗進行改進。
(2)實驗課堂可將學生分組,可以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同時又是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的一條途徑。學生實驗要人人動手,細心觀察,及時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驗中必要時可以借助多媒體。例如,一些簡單的教師演示實驗或者學生的動手實驗,我們可以在實物投影上完成,這樣實驗現象就可以完完全全地展現給每一位學生。
2.理論聯系實際
生活中有許多豐富的化學知識,高中學生對自然界的現象及其變化已有一定了解,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舉學生熟悉的化學現象,并用化學知識進行揭示,這能使一些較為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膠體的知識時,就可以利用所學習的膠體知識解釋醫療上治療尿毒癥的方法——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么,借此讓學生了解一些健康常識,還有鹵水點豆腐的原理、三角洲地區土壤的特點等等;在講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跟學生談到民間俗有“一堿、二礬、三錢鹽”烹制油條之說,那么其中的“堿、礬、鹽”是指什么?烹制油條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是什么?我們家中的炊具能否用鋁制品等等。
3.注重精講精練,“突出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
精講:要求教師既要把握好教材內容,又要權衡好學生的水平,簡練地講清、講透各知識點。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多練:課堂上要留給學生10~15分鐘的鞏固練習時間,通過學生的板演或者實物投影,教師巡回檢查,才能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教師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懂得滿足學生的需要,并引導學生懂得滿足教師的需要,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和接受性。
總之,在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也必須隨之改變。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教學實踐模式、一種價值追求。高中化學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運用一定的教學藝術和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不懈地探索、改革、總結,就一定能使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