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新宇
摘 要:數字化校園是校園文化和網絡技術結合到一起的必然產物。它顛覆了傳統校園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讓學校管理具有網絡化和自動化的特征。構建數字化校園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學校格局,讓校園實現空間和時間上的延伸。討論了小學數字化校園的構建和應用,為推廣小學數字化校園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字化校園;構建;應用研究
所謂的數字化校園,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校園網絡為平臺構建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校園。在這里,學校管理者通過網絡完成對學校資本的全面統一管理。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數字化校園,可以精簡學校管理的手續,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讓學校的整體實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小學數字化校園的構建
1.校園網建設
這是建設數字化校園首先要構建的平臺。小學校園包含各種不同身份的人——校長、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等,他們的工作內容不同,對學校內的資源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校園網的建設要針對這些不同人群的需求設計多個級別的網絡層,保證校園網可以滿足每一人群的需求,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傳輸的高速、穩定。在當今社會,想要實現信息資源的高速傳送,首選就是光纖網絡,不但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快速傳播,而且還是寬帶傳播,有足夠的容量空間滿足全校師生的使用需求。此外,在建設校園網的時候,還要建設多路冗余信道,避免全校網絡癱瘓的局面出現,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開展。
2.網上資源建設
校園網構建完畢,并不代表一切工作的完成,這只是為數字化校園建設建好了“高速公路”,而想讓學校在這條公路上真正地快速前進,還需要把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內的資料都以數字化的形式轉換到校園網上,這樣師生就能夠打破傳統圖書館和閱覽室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查閱資料,完成在線學習。
3.管理系統的建設
管理系統數字化校園的開關。校園網建立之后,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全校共享,有的資源是管理層共享的,有的是教師共享的,有的是學生共享的。這些都需要根據使用者的不同身份給予區別權限對待。讓學校資源實現相對共享。
二、小學數字化校園的作用
小學數字化校園建好之后,方便教師針對小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這樣不但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學生的培優補缺。
1.小學數字化校園對教師的影響
小學生有好奇心強、活動好動的年齡特征,傳統的板書授課的方式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教學工作往往事倍功半。而數字化校園建好之后,小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把教案設計為學生喜愛的動畫形式,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2.小學數字化校園對學生的影響
小學數字化校園建好之后,還能滿足教師單獨教學的需要。現在的中國,大多數實行大班制教學,對不同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的學生,教師只能采取單獨提問和重復講解的方式來盡可能地照顧到多數學生的學習,但是對于個別的優秀學生和后進生來說,不可能做到無一遺漏。而數字化校園則可以很好地扭轉這一局勢。對于優秀生來說,可以通過網絡,讓教師給自己超前學習加以指導,而對于后進生來說,有些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讓教師單獨輔導。教師也可以針對這些情況制作相應的專題,供不同需求的學生使用。這樣可以極大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學數字化校園能夠給現有校園帶來巨大的改變,讓傳統校園煥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王陸.教師在線實踐社區的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9):30-42.
[2]田陽,高俊俊.淺析數字化學習帶來的教育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5):15-17.
[3]王立珍.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功能及構建淺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