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珍
摘 要:習慣主宰人的一生,而信心甚至能決定成敗,其強大的力量甚至大于素質。就數學學習中的習慣與信心展開論述。
關鍵詞:數學;小學階段;學習習慣;信心;體驗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習慣影響行為,行為導致結果
習慣是行為在不斷重復中自然形成的一種不容易改變的傾向;習慣起始于幼年,形成于童年和少年。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習慣,有良好的習慣,也可能有不良的習慣。諺語說:“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又說:“積千積萬,不如養成好習慣。”可見習慣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
2.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小學在人的一生中正處在播種時期,在播種思想、播種知識、播種行為的同時,必須重視播種良好的習慣。在做事有計劃方面,主要養成學習有計劃的習慣;在毅力方面,主要養成遇到困難不退縮的習慣;在求新求效益方面,主要養成獨立思考和習慣和勇于進取發表和保留自己意見的習慣;在追求效益方面,主要養成節約時間的習慣;在學習方面,慣和持之以恒的習慣以及課前預習的習慣;在善于思考方面,主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在模仿中學會創新的習慣;在掌握信息方面,主要養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查閱信息的習慣。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為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二、對學生有信心
1.不要死記硬背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1)計算問題中,小數除法是重點,也是難點,不過,一般學生沒問題;(2)解決問題這部分教學內容,除法的意義是重點,以后的分數解決問題的難點突破也是基于這個的,所以,除法的意義要重視;(3)空間幾何這部分內容,面積、體積公式的推導很重要,公式不要死記硬背,得理解怎么推導出來,特別是遷移的這種數學思想,在這部分內容中會充分體現,學生的邏輯推理也是會得到充分鍛煉,所以,把握這個,基本小學就不用操心學校的數學知識了;(4)代數這部分內容,方程,其實都還好,中等學生都能掌握很好,書本上這塊是不難的。
2.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引導學生跟著教師走,力爭配合教師學校的數學,因為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已經胸有成竹,所以,從知識點上不會有問題,然后見些有難度的題,最后超前學習,再加挖掘學生的潛力,經過學生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努力持久便可以成為天才,只要學生能夠努力,一定會發現自己深藏于內的天賦。
綜上所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挖掘他們的潛力,打好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基礎,把他們培養成新一代數學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