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慧
摘 要:教學設計與教學的實踐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大趨勢。在此基礎上,首先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做了解析,在一般情況下,教師的教學設計包含了對不一樣的層次的教師有不一樣的需求,其次針對小學的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現狀、設計的過程做了分析討論,最后,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的組成再做了一定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設計能力;過程分析
現如今,中國的教學設計理論遠遠沒有到成熟的水準,還只是在引入階段,仍然在模仿國外研究成果的水平層次,并未加上一個特定的主題學科,也沒有做到全面的普及應用。小學是一個孩子打下基礎和一生學習的開始階段,數學科目,這樣一個重點授課科目特別重要。不過,我國的小學數學老師實際的專業發展不容樂觀。
一、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狀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方面也在不斷的改進。根據發展的需要,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必然的,這也就提高了對教師教學設計的要求。在當前的階段,在新知識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將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強調授課的形式而無視了學生吸收知識和消化知識的過程,單純關注應試授課,忽視了歸納和討論,只關注協作、互動,卻輕視老師的引導,僅僅注重經驗,小覷了科學和系統設計授課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何為教學設計。
目前首要的任務是提升小學的數學老師的教學設計的能力。由于現今愈加普及的教育辦學機構逐漸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推出了長期針對老師的培訓和引導,但是,畢竟只有少數機構在培訓,遠談不上滿足需求。而且,過分地追求培訓,出現的問題也很多,不能進一步擴大和落實到實際開展工作中來。
二、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分析
隨著如今的教育改革的不斷前進,小學數學有關課程標準修訂,總結來說就是知識和技能、數學思維模式、解決實際需要、對課程的態度4項目標。所以也需要小學數學老師不斷地加強他們的授課設計的基本技巧,由此來符合新課程提出的要求,遵循學生進步的要求。經由以上的分析能夠得知,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能力,是根據現實中的授課行為和授課的課程所取決的,因此,分析小學的數學老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一定要密切聯系實踐授課的工作做好研究討論。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的特點,而且有其特有的結構層次所在。因此,教師經常被要求每學期、章節、課時,都準備具體的授課的備課計劃。單就此層面上來看,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其課程授課的設計技巧、章節教學的設計手段和每課時的教學設計的水平這三項基本要求。盡管這三個級別要求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一定不同,不過,不一樣水平的教學設計步驟,必須經過研究授課的課程內容和實現的工作目標,設計授課的過程和內容,評價授課的結果與問題,調節授課的手段與內容的長期過程。
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構成分析
一般來說,小學的數學教學設計能力,就是能夠讓小學的數學教師足夠積極地完成授課的設計活動所前期擁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整體全面的總結。
1.授課知識的方面
小學的數學教師需要有足夠的小學的數學授課知識,也可以說是最基礎的工作前提。與此同時,還需要有小學的合理授課、教育學、青少年心理學有關的知識。換句話說,小學的數學教師必須有正確的數學概念,知識體系和教學概念與學習理念,還需要兼備日常的教學設計的基本的知識。
2.一些技能方面的問題
技能主要指的就是教學的設計技能,可以根據對小學教學的分析,歸納一下小學的數學教師教學設計的技能包含有:分析的能力,總結的能力,設計評估和及時改變的技能。唯有完全把握這些基本的技能相關要求,才能在實際授課之中,把教學理論應用在實踐設計的環節,也唯有把握足夠授課技能,以確保執行設計的過程中達到最初教學設計與策略的要求。
3.教學的態度
小學數學教師自己必須先要有愛數學的精神以及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當然還要有對數學的學科性質和授課價值的探索研究精神,努力了解到教學設計的關鍵意義和現實需要。此外,還要有主動學習的精神,對知識的管理、共享交換的意識,以及對自己的設計不斷探究的理念等。
通過上面的詳細分析和討論,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基本上是通過意識和態度、知識、能力教學的設計三個要素構成。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的具體能力中需要包括分析、設計、評價、調整的技巧,更需要設計的技巧和具體實踐的行為,兩者互相輔助才能實現最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鮑同梅.中小學教學設計問題透視[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楊高全,李學全.對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1(02).
[3]孔企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