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君
摘 要:影響小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還有非智力因素,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能力的原因有很多種,討論了農村學生如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農村學生;小學數學;學習能力
在農村的小學學校中,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有很多,尤其是在學生總體水平都不高的學校,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更令人擔憂。這些學生的智力水平發展正常,但是由于各種非智力因素導致他們學習知識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更不能達到學校對他們的基本要求,但是他們同樣渴望進步,也有進步心和自尊心。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目前我國的新形勢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時要牢記這一點,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傳授知識的觀念,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小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勝心較強,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通過采用繪圖、實物等方式讓學生感知數學的奧秘,進行自主學習。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會按照教材所設計好的向學生展示圖片,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掌握圖形概念。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準備教學圖片,這些圖片可以是網絡上的資源,也可以是自己親手畫的,這些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然后讓學生對自己準備的圖片進行自主對比和分析,在圖片上標出平行線和垂直線,進而逐步理解和掌握平行的兩條線是永不相交、垂直的兩條線夾角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條邊是相等的、長方形的兩條對邊是相等的等知識。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只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也充分地參與其中,既學習到了知識,又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
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的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夠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的教學才能夠順利進行。而自主學習氛圍的營造,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發散自己的思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還能夠激發對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以探究問題的方式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在“乘法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計算方法與日常生活中買東西聯系起來,如,“同學們,老師放學后想去買三斤蘋果,一斤蘋果的價格是8元,你們幫老師算算要帶多少錢去呢?”這種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輕松,感覺不是在學習中,學生了解到原來數學能夠這樣的運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家里,利用課堂學到的計算方法,幫媽媽管理家里的日常生活開銷,或者讓家長找出一些相應的計算題目讓學生計算,進而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依托網絡技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學校的多媒體可以整合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動畫展示,通過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圓柱的體積”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圓柱體積推導過程的動畫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即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得出這個結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圓柱與長方體體積公式,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還掌握了對比法的數學學習方法,起到啟迪學生的作用。這樣的一個教學,學生理解了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找到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延續這樣的好習慣,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開設“翻轉式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翻轉式課堂”的數學教學中,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相關的課件,然后將這些課件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或者在家里先自主學習,進而在課堂上能游刃有余地將自己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獲得的成果與其他同學進行探究和分享,這種模式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體現。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課件,如在貨車速度不變的情況下,貨車行駛時間和路程的關系視頻課件,課件完整統計了貨車在做勻速運動時的時間和路程,幫助學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關含義。即當兩個數的比值一定時,這兩個數即為正比例,當兩個數的乘積一定時,這兩個數即為反比例。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后,學生在課堂上,能將自己分析出的含義,與其他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鞏固已有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取更深層次的知識。在課堂的鞏固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不僅能及時反饋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還能幫助學生在檢測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或錯誤,通過改正自己的問題和錯誤,提高學習的質量,這也是自主學習的體現。
總之,小學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在這個時候對學生付出特別的關愛,讓學生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這些習慣能夠讓學生得到很大的發展。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