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銀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情境,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很多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并通過努力與探究,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數學教學,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教學;小學數學
數學課程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比較難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要是打不好基礎,那么會在未來的學習中遇到更多的困難。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并使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內容后,再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前進行精心的策劃與設計。在教師的不斷探究下,將數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可以獨立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
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數學知識與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生活情境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排斥的心理,反而具有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通過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并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再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產生一種自豪感,更加熱愛數學課程。
二、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1.利用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很多知識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沉浸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力,找到解題的關鍵。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認識時間》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出人民幣或是鐘表的圖片,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住了,全神貫注地看著幻燈片上的內容,然后教師及時地進行講解,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最后教師可以變化著圖片,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進行鞏固。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解題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與現實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思考問題,這樣就能夠輕松快速地找到解題的關鍵。
2.利用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的實踐能力問題是學校和教師需要注重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設置合適的實踐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就會有新的發現,并加深學習的印象。如,在學習《圖形的拼組》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拿來不同形狀的磁石,然后,讓學生如同在家玩積木一樣進行組拼,以放松心態,積極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學生說:“看看我擺的房子。”有的學生說:“看看我擺的小汽車。”學生都開動著腦筋,都不想和其他同學一樣,最后教師給予學生積極的表揚和鼓勵。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時候,感覺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加深了學生學習的印象,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3.利用生活情境培養學生具有聯想能力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需要在大腦中進行合理的、正確的想象,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道關于距離的應用題:“小紅家與小明家距離100米,小紅與小明反向而行,在中間的位置相聚,兩個人分別行走了多少米?”教師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同向,什么是反向,懂得題意中兩家的位置與距離之間的關系。然后,在學生解題的時候,就要與實際的生活情境展開想象,最后教師檢查學生的解題情況,并給予指正。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題意進行合理的想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并使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也具有正確的聯想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問題。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教學的要求,更是達到教學的真實目的,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方面的知識。總之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生活情境恰當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加熱愛學習數學這門課程,并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打好牢固的學習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才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好地理解與接受新的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當周措.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研究[J].赤子:中旬,2014(12).
[2]魏中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4(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