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華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他的多元智能理論體系認為,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只是在日常的表現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套理論對于幼兒教育的啟示可謂是極為深遠,在幼兒教育階段對于孩子智能要素的開發和培養非常符合我國現階段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結合多年的幼兒教育實踐經驗,重點談一談多元智能理論對于幼兒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幼兒教育;多元智能理論;啟示
多元智能理論體系自1983年誕生以來就受到了美國教育界普遍的認同和廣泛的接受,近年來這套理論體系傳入中國,也受到了國內教育界的普遍推崇,尤其是在幼兒教育領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套理論體系強調智力并不能夠全面地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能力,而應該僅僅作為衡量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一個客觀的條件,真正能夠反映一個人實力和能力的條件應該是智能因素,而智能因素又是一個包含著語言、邏輯、空間、肢體動作、音樂、人際交往、內省以及自然探索八項能力的綜合性因素,這種多元化的智能評價能夠較為全面地概括一個人真實的能力和實力,這對于啟蒙階段的幼兒教育來說可謂是啟發深刻,作為幼兒教育者我們要對每一個幼兒用全面的眼光來進行挖掘和培養,將幼兒身上的獨有特點充分地挖掘并培養起來,讓幼兒能夠在其最為擅長的智能因素方面有所成就。
一、注重教育的公平性,秉承有教無類的育人原則
民主教育是當今社會的核心教育理念,作為幼兒教育者不應該在教育方面有所偏愛,對于智力水平較高的孩子偏愛有佳,對于智力水平相對較差的幼兒就態度冷淡,這不僅違背了教育公平性的原則,同時對于幼兒幼小的心靈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同時作為幼兒教育者也要遵循有教無類的育人原則,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深刻反思多元智能理論對于我們的啟示,相信每一個幼兒都會在適當的培養方式之下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才,要在教育過程中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采取正確的培養方式將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變成燦爛的光芒。
二、注重差異性原則,開展針對性教學
幼兒教育階段注重對于孩子未來能力的啟發,而作為教育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會由于其成長背景的原因而存在著諸多的差異,一味地采取固定的培養和啟蒙方式必然會扼殺一部分幼兒的潛在能力,讓幼兒得不到應有的啟蒙教育,因此,作為教育者應該在教育過程中首先尊重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培養,要將幼兒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才。
三、關注幼兒智力發展的優勢領域,深度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
每個幼兒都有其獨有的特長和優勢,作為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應該以幼兒為中心,根據每個幼兒的獨有特質進行專屬性的培養和挖掘,讓幼兒的獨有優勢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養。而同時教師也要對幼兒的其他方面能力進行培養和挖掘,讓幼兒能夠成長成為具有獨有優勢的全方位人才。這就需要教育者在培養的過程中要堅持深度挖掘幼兒的智能優勢領域,充分地開發幼兒的潛在能力,并在教育過程中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挖掘,培養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要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讓家長能夠認識到幼兒的智能優勢,并加以充分的培養,讓幼兒能夠在最為合適的培養方式之下茁壯地成長。
總而言之,在幼兒階段貫徹執行多元智能理論體系對于幼兒智能優勢領域的挖掘和培養至關重要,也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決定作用。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遵循教育公平性原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幼兒,這樣才能夠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并且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來更好地挖掘和培養幼兒的智能優勢,并且要加強其他智能領域的培養,讓幼兒能夠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智能優勢。
參考文獻:
華立.多元智力理論視角下的幼兒發展評價研究的文獻綜述[J].考試周刊,2011(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