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琴
【摘 要】新課改提出將學生引導到生活中,親身體驗實際問題,切實感受數學的魅力,真正地理解數學,培養小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這就對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再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要求。
【關鍵詞】數學教學;新課標;生活情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數學課堂教學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而變得自由靈活,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有了可喜的改觀,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興趣是開啟思維大門的鑰匙,入迷就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數學新課標強調學生要從數學角度撲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塑造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其可能性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
雖然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有了可喜的改變,但是,許多農村小學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做法還不是很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是以解決課本問題為主,兒童過早、過度的被老師限制在數學符號里面,只知道埋頭做題,不知道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時不能很好解決,只是學到了一些死理論知識,阻礙了學生數學生活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可能
當前小學數學的教材與原先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變,更加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與學生的親身體驗緊密結合。《數學新課標》也強調課堂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在學習中體驗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合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利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概念來改造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一個發展趨勢。使小學數學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是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在新課標中,對教材、教學評價有著明確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促使學生發展。這些闡述都體現了數學教學要生活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從學生的知識背景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把生活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真切感受數學的趣味和魅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數學語言運用生活化,從生活經驗入手,調動課堂氣氛。
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是比較枯燥、抽象的,要想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數學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語言能力,語用高素質的語言藝術,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把數學語言生活化。將數學知識創設到生活實際情境當中。比如,在學習“利息”一課時,我們就可以創設這樣一個生活場景:哎呀,同學們,這段時間股市活躍,老師可小賺了一筆啊,現在我有一萬元錢暫時不用,但是這么多現金放家里面也不安全啊,在呢么辦呢?這時候,學生就紛紛出主意,有的同學就提出存到銀行比價安全。這時候,教師就趁機引導:對啊,存到銀行很安全,而且還有利息,比較劃算呢!那為什么比較劃算?什么叫“利息”?這樣就不知不覺從生活問題,引入到了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
(二)創設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課堂所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越緊密時,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創設教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會發現,原來生活中這些平常的事物竟然蘊含著這么多的數學知識。比如:學生春游坐客車,一共55個人,一輛大車能坐17人,一輛小車能坐5人,大車車費85元,小車車費40元,那么怎么分配租車費用最低?這樣就把枯燥的數學算法引導到了豐富的現實生活問題當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問題。
(三)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教材大多數呈現給學生的是抽象、理性、標準的數學模型,我們教師課堂教學就是要把這些枯燥的理論聯系到豐富的實際當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就是我們生活當中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習“間隔”的概念的時候,就可以引用馬路上的路燈、小朋友排隊這些生活現象。讓學生從實際現象中真切感受數學概念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讓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平凡的事件中蘊含數學規律,真切感受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
四、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學校噴水池的容積、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又如學過“人民幣”后,可指導學生到超市購物等。
總之,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育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