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配

【關鍵詞】想象力 靈動課堂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A-0112-01
人的心理活動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創新的動力,是人類騰飛的翅膀。小學生處于知識、思維、能力的發展關鍵期,想象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如果缺乏想象力,就等同于鳥兒斷了雙翼。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與生俱來的,教師應充分挖掘他們的想象潛力,使其在創新的廣闊天空自由翱翔。
一、營建氛圍,鋪就想象大溫床
愉悅自由的氣氛是發揮想象力的心理基礎,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小學生才會無所顧忌,盡情暢想,使得他們的思維活力得以爆發,想象暢通無阻,呈現更多的奇思妙想。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的《校園的綠化面積》時,為了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解決各種不規則組合圖形面積,筆者創設了一個寬松的研究氛圍,鼓勵學生充分想象,化無形為有形,將不規則圖形轉變為規則圖形,從而較好地解決了校園綠化面積的問題。上課伊始,筆者創設情境:“學校為了給我們一個更加美麗舒適的學習環境,準備在來年春天新建兩塊花圃。”說完筆者出示了兩張綠化設計圖: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想象,筆者接著說:“這兩張圖只是學校的初步設計,大家可以參與設計,如果覺得不夠完美,允許你們重新設計圖樣。”有學生說這兩個花圃不夠規范,希望能設計成長方形,有的學生說設計成平行四邊形,也有學生認為這樣設計雖然不夠規范,但也不錯,不規則里面透露出一種異樣的自然美。在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后,筆者又提出:“如果就按照上面的設計,你們能計算出這兩塊花圃的占地面積嗎?”“上面不規則的圖形其實是由一些規則圖形組合成的,我們可以將他們分割成規則圖形后再計算出花圃的面積。”“我們還可以先將上面不規則圖形添補上一個梯形使之成為一個大的長方形,然后用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添補的梯形面積。”學生們的想象閘門一下被打開了,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放飛想象,暢所欲言,積極探尋解決問題的路徑。
二、深挖素材,締造想象生長點
數學課堂中的想象不能是幻想,漫無邊際的幻想只會造成學生思維的游離散漫,降低教學效果。課堂中的想象是有意識的聯想,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挖掘聯想素材,締造想象生長點,引發學生有意想象、高效想象。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找規律》一課時,筆者在課前制作了兩串鏈珠:一串用紅、白、藍三種顏色的20顆珠子任意串聯在一起,另一串是用20顆珠子按照一顆紅珠子、一顆黃珠子、一顆綠珠子的順序依次串聯在一起,并把它們分別藏在一個精美的盒子里。上課時,筆者先將沒有規律的那一串珠子一邊慢慢地從盒子中拉出,一邊讓學生說出珠子的顏色,當筆者拉出第9顆珠子時停住了,讓學生猜想第10顆珠子的顏色。由于毫無規律,學生胡思亂想、天馬行空地猜測,學生很難猜到。接著,筆者將另一條有規律串聯的珠子一顆顆拉出來,讓學生觀察說顏色,當筆者讓學生猜想第10顆是什么顏色時,小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紅色。”筆者拉出來一看,果真是紅色珠子,學生們都異常興奮,很高興自己猜對了。“你們真厲害,竟然全部猜中了。為什么這次猜得這么準?你們是怎么想的?”“因為這一串珠子是有規律排列的,所以我們能猜中。”在兩串珠子的對比中使學生懂得:第二串珠子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珠子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系,規律可以使我們科學準確地想象、預測。
三、雙主互補,助推想象創新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共同成長的過程,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凸顯學生是主體,開展創造性的學習。教師適時、適當的啟發誘導,可以為學生的想象創新力添翼。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如下情境:雜技團馴獸師將雞和狗關在同一籠子中,雞和狗共有15只頭,40條腿,你知道雞和狗各有多少只嗎?”筆者沒有按照教材中的“假設法”組織教學,而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由于馴獸師沒有將籠門扣緊,雞和狗合力把籠子的門沖開,全部跑了出來,它們在空曠的場地上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這時,馴獸師吹了一聲哨子,所有的雞和狗都習慣性地抬起了1條腿。現在地上一共有多少條腿?”“因為一共有15只動物,每只動物都抬起了1條腿,所有還剩40-15=25(條)。”一個學生說出了想法。“沒錯,地上還剩25條腿,這時,馴獸師又吹響了哨子,所有雞和狗又自然地抬起了1條腿,所有的雞一下子都坐到地上,狗兩條腿站立,這時候地上還有幾條腿?”“還有25-15=10(條)。”“老師,我知道狗有幾只了。”學生們恍然大悟。“剩下來的10條腿都是狗的,所以狗有10÷2=5(只)。”“那么雞就應該是15-5=10(只)。”有趣的想象讓學生很容易找到一種巧妙的新的解決方法。
總之,教師要構建靈動的數學課堂,不斷豐滿學生雙翼,讓他們舞動想象翅膀,翱翔創新天空。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