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產物,把它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其基本原則是: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武裝大學生,深入進行科學價值觀教育原則;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目標凝聚力量,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原則;以培育、弘揚民族和時代精神鑄造精神支柱,深入進行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的教育原則;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深入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原則。
【關鍵詞】核心價值 ?融入 ?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55-01
高等院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價值觀塑造,對于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是育心、育德、育人的精神性社會實踐活動,其實質是價值認同問題。這就要求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從現實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動態地把握他們,關注他們的接受度。“教育教學應提供適度難度的內容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接受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著力點。因此,對教育對象要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研究,比較全面、深刻地認識教育對象,注重教育的啟發性、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平等性,最大限度地引導大學生理解、接受和信服。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大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原則
如何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教育青年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把握的原則有:
(一)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武裝大學生,深入進行科學價值觀教育原則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是取得革命勝利和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要抓住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就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旗幟鮮明地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統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用科學的理論、價值觀念武裝學生、教育學生、指導實踐,幫助大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目標凝聚力量,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歷史和實踐發展的必然結論,既是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也是中國人民利益和思想的根本體現,是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旗幟。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大學生提供了共同理想和目標藍圖。我們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工作中,就要在大學生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處理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之間的辯證關系,理性面對和妥善處理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間的沖突,克服個人本位主義價值追求,自覺把個人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機統一起來。
(三)以培育、弘揚民族和時代精神鑄造精神支柱,深入進行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的教育原則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精髓所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只有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才會得到充分體現。學校在大學生中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就要把握這個精髓,要進一步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使大學生自覺把實現個人價值與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鍛煉成才。要把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引進課堂和武裝學生頭腦,激發大學生的革新意識和創造精神鑄造大學生的精神支柱,激發大學生的精神力量和鼓舞斗志。
(四)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深入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原則
以“八榮八恥”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基礎,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高等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必須將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重要內容,進一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貫徹實施,培養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大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青年學生中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公民道德規范,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培養知行合一,健康文明的大學生。
作者簡介:
范大明(1974-),男,漢族,湖南郴州人,博士,湘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