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張洪斌 王琦 史云峰 李珍

【摘要】為了解瓊州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現狀,筆者對瓊州學院的十個二級學院教師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瓊州學院教師實踐經驗積累不夠豐富,實踐教學能力不夠強,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瓊州學院教師 ?實踐教學能力 ?調查分析
【基金項目】瓊州學院2013年度實踐教學改革項目(QYSJ2013-096)。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81-01
瓊州學院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教師是教學質量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決定性因素[1],尤其是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2-3],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筆者對瓊州學院的十個二級學院教師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說明
本調查實施時間從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調查地點為瓊州學院的十個二級學院。調查對象為教師。采取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及訪談的形式獲得了原始數據和訪談記錄。調查運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本次調查發放教師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6份,問卷有效率為85.3﹪。對教師的基本情況、相關情況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現狀進行調查,收集數據后,我們利用SPSS18.0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訪談記錄進行整理和補充。
二、調查結果
(一)教師的基本情況
調查的256位教師中,女教師占52﹪;男教師占48﹪。女教師略多于男教師,其中35歲及以下教師占46.9﹪;36-45歲的教師占38.6﹪;46-55歲的教師占12.5﹪;56-60歲的教師占2.0﹪。調查的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碩士學位的教師占57﹪;博士學位的教師占25.8﹪,學士學位的教師占17.2﹪。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占38.3﹪;中級職稱教師占59.7﹪;初級職稱教師占2.0﹪。教齡為3-10年的教師占52.8﹪;教齡為11-20年的教師占33.20﹪;教齡為20年以上的教師占10.5%;教齡3年以下的教師占3.5﹪。畢業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師占45.7﹪;畢業于211高校的教師占42.2﹪;畢業于985高校的教師占12.1﹪。
(二)教師的相關情況
調查中,從教師持有代表實踐教學能力證書情況、教師接受過學校對實踐教學能力評定次數、對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態度、教師的科研工作經歷、教師崗前實習時間、教師認為學校培養重視程度、教師認為的最佳培養方式、教師認為學校教師勝任實踐教學情況等八個方面進行調查。教師中沒有證書的教師占26.2﹪;持有1項、2-5項、5項以上證書的教師分別占23.8﹪、35.2﹪和14.8﹪。調查的教師中沒有接受過實踐教學能力評定的教師占55.8﹪;兩年只有一次的占18.8%;一年只有一次的占17.2﹪;經常接受的占8.2﹪。在是否應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實際調查中,認為有必要提升、沒必要提升與持無所謂態度的教師分別占96.1﹪、1.6﹪與2.3﹪。教師科研工作經歷相差較為懸殊,其中僅有少數教師主持過大量與專業相關課題,占21.9﹪;主持或參與過少量與專業相關課題的教師與參與過大量與專業相關課題的教師分別占占62.5﹪、15.6﹪。崗前實習時間是1-3個月、3-6個月、9到12個月的的教師比例分別為34.8﹪、45.7﹪、6.6﹪和12.9%。在學校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程度方面的調查中,認為學校重視的教師占26.6﹪,認為一般的占62.1﹪,認為不重視占10.9﹪,不清楚這方面情況的教師占0.4﹪。教師認為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最佳培養方式調查中,認為最佳培養方式是產學研合作的教師占44.9﹪;認為最佳培養方式是繼續教育與機構培訓的教師占30.1﹪;認為最佳培養方式是校企聯合培養的教師占16.0﹪;認為最佳培養方式是到相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的教師占9.0﹪。認為我校教師能完全勝任實踐教學的教師占6.3%;認為我校教師基本勝任實踐教學的教師占81.6﹪;認為我校教師總體上還不能勝任實踐教學的教師占11.7﹪;認為我校教師完全不能勝任實踐教學的教師占0.4﹪。
(三)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情況(見表)
瓊州學院教師個人實踐教學能力調查表
三、分析
從教師的基本情況可知,本次調查的256位教師中,45歲以下教師占85.5%;碩博士比例達82.8%;畢業于“985”“211”高校的教師占54.3%;10年以下教齡教師占52.8%;中級職稱教師占59.7%。這是一支充滿活力、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和空間的教師隊伍。 從教師的相關情況可知,沒有實踐證書及只有1項實踐證書的教師占50.0%;沒有接受過實踐教學能力評定的教師占55.8%;主持過大量與專業相關課題的教師占21.9%;崗前實習時間在6個月以內的教師占80.5%。說明教師的科研工作經歷比較薄弱,實踐經驗積累不夠豐富,實踐能力不夠強。
從教師的個人實踐教學能力可知,教師編制試題能力、指導學生實習見習能力、指導學生畢業論文學年論文能力較強;教師的實驗演示能力、提問能力、實驗教學組織指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驗準備能力、講解與板書能力、新課導入能力、了解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等一般;實驗教學設計能力、實驗教材分析能力、反思能力較弱。
綜上所述,瓊州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還需不斷加強、提高,以適應瓊州學院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對瓊州學院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樊保臣.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探討[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29,(6):106.
[2]張慧賢,苗靈霞.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問題探討[J].天中學刊,2013,28,(3):130-131.
[3]李曉菁.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與優化——以廣東藥學院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2,(6):83-84.
作者簡介:
張燕(1968-),女,甘肅西和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資源植物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