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在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等,人們特別重視對中小學生進行性教育。日本有一個心理學家說:“青少年時期是性意識、性成熟、性行為激烈而迅速的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如不加強性教育,不僅會影響良好的社會風尚的社會秩序的形成,還會影響美滿的家庭中異性關系的建立。”
【關鍵詞】青春期教育背景;任務;方法
一、背景
在我國,由于封建傳統觀念的長期束縛,造成對孩子青春期知識教育的障礙。事實上,每個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不能回避的。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5—6年級的學生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前期,如果這時缺乏有關的青春期知識或教育不當,就會導致身體健康或行為出問題。在此階段進行青春期教育非常有必要。
(1)學校教育現狀的需要。雖然青春期教育在我國的教育中已經提了多年,但真正開展好青春期教育學校并不多。專家指出:小學5—6年級是青春期教育的最佳時期。我們對我校五年級6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青春期知識問卷調查,結果發現:①學生的青春期健康知識較為貧乏,存在一些問題。②學生的心理比較幼稚,不穩定,由于青春期知識的缺乏,導致青春期心理滯后,存在心理問題,這需要老師、家長正確地疏導和積極矯治。
(2)家庭教育現狀的需要。現在的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孩子的衣食住行,其他方面常常是被忽略了的。家長很難對孩子的青春期生理、心理進行健康教育。很多父母長年累月忙于工作,在青春期方面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家長與子女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青春期教育的緊迫性和現實性。
二、在小學進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青春期教育走在性發育之前,可以使學生有勇氣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變化。現在的學生的第二性征發育比較早。當他們還是小學的時候,就要面對自己身體發生的巨大變化,如果他們沒有必要的青春期知識,只能感到困惑、感到束手無策,必然產生相應的心理負擔。
其次,提前進行科學的青春期教育可以預防性犯罪。現在是信息時代,不可否認關于性的信息來源多,錯誤率也多。沒有辦法也不可能阻止學生去接觸這些信息,與其教師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把學生同這些東西隔絕開來,還不如多花點工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具體的做法應該讓學生對事物的分辨與判斷中增強能力,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性罪錯,而且還可以為他們日后的美滿幸福的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礎。青春期教育不僅僅是性生理知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三、小學青春期教育的措施
小學青春期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針對青春期青少年的性成熟和心理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來規定它的教育目標,并通過相應的教育來達到這一目標,從而促使青少年提高身體素質、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質,邁好青春的第一步。這是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措施。
(1)首先,教師要拋開傳統陳腐思想的影響,打破教學中的“性的禁區”。結合學生實際,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使他們認識到生殖系統和其他系統幾個系統一樣,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某些內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進行講座時,可充分利用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盤,教學軟件等教學法手段,更直觀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還可舉辦“青春期教育”專題板報或墻報,解答疑難問題。
(3)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不只是講大道理。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對自身和異性發生的身心變化產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應與家長,教師交談,通過正當的途徑來探討有關兩性的知識,解決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帶有明顯的社會特點,提出幾個發生在學生周圍的小故事,如“一張紙條帶來的苦惱”,“汽車上的性侵擾”等請學生思考、討論,增強學生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心理承受力。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文娛活動,警惕并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自覺抵制社會上各種不健康書籍,音像制品的潛在威脅。
(4)做好個別教育,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幫其解決成長中的困惑。青春期發育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不可能也不允許全部地在大庭廣眾之下予以講解,要善于主動發現學生的問題,正確引導,不壓制。并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應給予理解和鼓勵,如有學生問到“手淫”時,教師應恰如其分地講解手淫的危害,不要輕易地把手淫與道德品質問題聯系在一起,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5)請家長配合做好一些工作。由于青少年心理特征既帶有童年期舊有的痕跡,又出現某些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萌芽,常常會形成獨立與依附的矛盾心理,喜歡接受新事物,做事不愿受父母的干涉,甚至與父母有“代溝”。在平時,通過家長會,家訪等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請家長注意子女平時聽看的書籍、報刊、歌曲等,經常與孩子交談,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圍,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與教師聯系。注意把子女的獨立意向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
小學青春期教育是每個學生、家長、老師所必須正確面對的頭等大事。能否合理、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大量事例表明,有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就是因為沒有得到良好的指導而耽擱了學業甚至是誤入歧途。他們當中有的面對自身的性器官發育感到無所適從,同時因為害羞而難于向父母和老師啟齒,整天憂心忡忡,為本來天真快樂的學習生活涂上了一抹濃重的憂郁。還有一些孩子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道聽途說了不科學乃至不健康的知識。
四、小學青春期教育的方法
在我校在探索小學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方法。
接受青春期教育的對象為小學4—6年級學生。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研究等活動:
(1)小學青春期教育貫穿整個小學中高段階段,應針對各年段的特征進行青春期教育。在開始進行青春期教育之前要分年級下發調查問卷、通過個別訪談掌握學生的情況。
(2)在學校中開辦青春期教育課程,通過系統上課,使學生學到系統的青春期健康知識;比如可以依托教材,在4年級《健康》中的《我是男孩、女孩》、5年級《健康》中《青春早期的生理變化》、6年級《遺精、手淫的危害》等內容。
(3)我校的健康教師同時也擔任心理輔導老師的職務,在健康教育中滲透青春期教育,利用“知心姐姐”信箱、班級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個別心理咨詢、輔導、撰寫學習心得等體現課題的活動性。
(4)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如播放DVD教學片、開展專題講座、黑板報、展版、復印小冊子、發放資料等。
(5)積極采用參與式教學形式,利用主題班隊會活動,有效開展教育活動。
(6)在多種學科教學中直接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
(7)建立家庭和學校的互動教育,通過家長學校、校訊通、家訪、座談會、問卷調查、講座等搭起孩子走向健康之路的橋梁。
(8)在教學過程中以解決學生碰到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問題為目標,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及時調整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增強教育效果。
通過在小學階段進行青春期教育是可以避免學生在小學階段出現一些性知識的誤區,可以避免一些問題的產生。提高他們性生理、性心理與生殖健康知識水平,增強他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發育和心理變化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進行積極有效而又穩妥的青春期健康教育使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每一位家長和教師的共同愿望,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