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亞榮
【摘 要】近年來我們的體育教師在思想觀念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對體育課有了新的理解:體育課是要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要從單純的“身體鍛煉”和“體能達標”轉變成把體育當作學生個體發展地延伸性學習活動。在體育課中能有意識地轉換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運用“自主、合作、創新”的學習方式是我們的完成這個任務的最佳選擇。那么,小學體育課如何運用“自主、合作、創新”的學習方式呢?現就我多年來在體育教學實踐談談我是怎樣使學生在自主獲取、主動合作、自由創新的學習情景中得到提高。
【關鍵詞】合作;自主;創新
一、構建開放型的體育教學課堂環境,讓學生在主動自主中學習
說到體育課上的“開放”,人們往往會把它和“一個哨子,幾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等同起來,認為體育體育課“開放”就是教師不負責,不認真的表現,所以體育教師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學之嫌。其實這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學是指教師課前沒有準備,上課時倉促上陣,讓學生無目的、無組織地自由活動,這是對學生不負責的一種教學方式。而這里所說的“放”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他們自主的鍛煉,減少教師無謂的干擾與約束。
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讓學生參與到集體學習當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合作交流可以增強師生、生生之間情感;通過合作交流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悅。例如:在排球墊球的教學中,由于動作細節性與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女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很難掌握墊球的技術,針對這一情況,我采用了“忽視教學法”,有意的忽視 “問題學生”的所在,并通過對掌握動作較好的學生再進行較為細致的指導,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組結伴合作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自由結伴練習,他們在合作練習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墊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現了“水平低的學生學的積極,水平高的學生教的認真”的課堂氛圍,練習的密度與效果也明顯增強,在同伴的幫助下那些沒有掌握墊球技術的學生慢慢地學會了墊球,此時發現他們同伴之間的友情倍增,每位學生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個個臉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那么在培養合作意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因而強化意識是實施合作教學的第一步。從體育教師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對象的合作伙伴的觀念,學生最反感的是“訓斥”型和“粗暴”型的體育教師,他們高高在上,致使教學中合作的特性大大削弱。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伙伴身份參與教學,要自覺地“忘記”自己“教師”的角色,這將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從而對體育課產生興趣。
另外,合作意識的強化還表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使用“合作語言”,如“請你當助手”、“請你協助”、 ?“請你保護”、“請你想想辦法”等等。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提供多種多樣的合作機會。應該說,在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中都有學生合作的條件,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善于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管理這是體育合作教學的重要方面,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學力量產生合力效應,可使學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時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讓學生參與合作管理,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人。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創新帶動學習的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之一。而現在的學生的興趣激發并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課的情境或是項目進行有意識的安排,從而來觸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淺層的興趣激發,維持的時間與整體效果性并不是太好。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讓學生模仿學習動作遠沒有讓學生自己創造出新的學習方法來興趣更強、效果更好。
因此,創新精神的培養,首先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富有創造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過去唯師是從的教育教學的環境中,學生都被訓成了一個個聽話的小綿羊。老師叫他們做什么,他們就應著老師做什么,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有自己想象的空間,哪有機會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創造發明了。顯然局限了學生智能的開發。因此,我們教師必須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讓學生盡情的發揮、探究,讓他們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才能培養出創造性人才。
從以上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堅持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只有讓全體學生真正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活動中的“小主人”,才能實現體育教學優質高效,才能促進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的終身體育創造條件;只有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練,培養他們自主、合作、創新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讓課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