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卷孝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自我、提高能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課程不斷增多,尤其是在教學時間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構建高效課堂顯得格外重要。語文是一門必修的、基礎性的科目,在現代教學中,要根據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更新教育觀念,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育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新課改
一、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時代發展相結合
新時代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對老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革新教學手段,整合教學資源,改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的?,F代的教育講究的是素質教育、能力教育,面對新的教育形勢,教育觀念影響著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的,教學方式比較固定,以老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現代教育觀念要求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上課以學生為主,老師只是引路人,起啟發、引導的作用,一堂滿意的課應是師授生收,這節課的內容必須被學生所接納、融化,從而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新課改的初中語文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能力,提高的是學生的素質。
二、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是對每節課的一個整體把握,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讓教師本身更加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讓課堂教學有序地進行。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前,仔細研讀教學大綱,明確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找準學生的認知死角,突出課堂重點,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三、優化課堂的教學結構,保證課堂的有效、有序進行
(一)做好每節課的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生了解知識、對知識進行自我掌握的一個環節。課前預習也是一個自學的環節,自學也就是主動學習的環節。學生自我的探索、研究,得到自己的問題,超準自己的重點,從而大大減輕了課堂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引導了學生自主學習。
(二)掌握重點,準確定位。語文是一門語言,涉及聽、說、讀、寫各個環節。而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側重點,語文教學時要充分運用聯想教學的功能,通過一個點聯想到其他的多個點。抓住關鍵點,提高效率。
(三)教學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學習最直接的目的是能解決實際問題,而對于練習,并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有代表性,最終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要取得這樣的效果,就要求教師認真準備,巧妙設計提問,找出代表性的題目,并對題目進行深入的分析、講解,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思維方法的情感、態度、觀念
高效課堂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提高課堂效率要以尊重學生的主體發展為前提,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習是雙向的,而不是被動的傳輸。中學所教授的各個學科是相互聯系的,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發現所學知識內容的內在聯系,對所想、所學進行空間、實踐上的遷移。教學是有教有學,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
五、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初中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時期,通過小學的學習,學生的認知及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也正是他們發揮創造力的時期,他們聰明、調皮、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要把握好初中生的這一特點,了解他們在學習中的困難,改進教學方式,從而保證課堂的高效、有序。
具體的教學方式有:(1)發現生活,很多的知識都來自于生活,當學習一部分知識時,結合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探索。(2)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和朗誦音頻。將傳統的講授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通過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邏輯去記憶,而不是靠死記硬背、機械地去記憶。(3)舉辦即興演講比賽和其他的班會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尊重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與尊重,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過人之處,多些肯定與表揚。耐心聆聽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打造高效課堂是教學領域一個持久的話題,高效課堂是一種境界,一個過程,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王英魁.淺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09).
[2]加央.淺談如何使語文教學轉到素質教育上來[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