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婕
摘 要:語文這門學科能夠培養學生具備豐富的知識,提高綜合能力。這其中的聽、說、讀、寫都是相當重要的,閱讀和寫作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高表達能力。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對閱讀與寫作的關聯性以及使二者有效結合的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
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也要跟緊步伐。語文知識的學習要講究連貫性,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內在情感,作者的觀點和表達方式,能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技巧將自己的情感觀點更好地表達在紙上。寫作和閱讀是相通的,通過閱讀積累思想,通過寫作更深了解作者心態,從而更好地去閱讀。讀寫結合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展現自己。
一、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重要性
我們認為,一篇精彩的文章,恰當充分的寫作素材必不可少,而這些素材一部分來源于我們日常生活,但更大一部分來源于我們平時的閱讀。在寫作上,初中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寫作素材不足,寫出的文章平淡無味,不能吸引人眼球。有的文章不僅跟生活缺乏聯系,更沒有聯系實際,天馬行空,沒有反映作者心靈。文章應該來源于生活,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做必要的引導。引導他們去進行更多的閱讀,豐富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有很強的表現欲,通過寫作可表達他們的觀點。學生在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后,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運用不同的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更有特色。
閱讀與寫作共同發展,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能讓他們更加清楚文章內容和主題思想,也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更快提高。使他們更靈活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
二、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方法
1.增加實踐機會,轉變學習觀念
實踐證明,實踐活動能更好地使學生把寫作和閱讀協調進行起來,給學生準備豐富的寫作和閱讀訓練,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和生活細節、感受等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細節,學會觀察,品味生活,語言學習是個不斷模仿的過程,寫作也是如此。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仿寫任務,讓學生準確地把自己的觀念和理解表達出來,提高學生寫作與閱讀水平,進而提高語文能力。要更好地提高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就要轉變學習觀念,初中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不高,老師只是單方面以成績來要求學生的閱讀效果,去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提高綜合能力。語文是一個需要表達情感的學科,培養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才能使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才能使寫出的文章更加動人。教師要加強引導,使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把他們當成愛好。
2.利用教材,豐富課外知識
初中語文教材大多數的文章質量很高,且出自知名作家之手。學生能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文章內容、層次、寫作意圖和文章背景,會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這些文章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的可用素材,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老師要深入講解文章的精華,好文章是學出來的,一般常用的表達技巧和寫作都是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索。方式使學生吸收其中的組織結構安排,段落的承上啟下,各種修辭手法,作者的表達方式等,讓學生對寫作和閱讀充滿信心,進一步擴展思路。當今社會有太多模式化的寫作方式,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創新寫作,所以對學生的寫作訓練也是很重要的。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廣,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增加課外閱讀量,積累美詞佳句,精妙的思想和精華,為我所用,隨著閱讀量的大量增加,寫作能力也會快速提高。學生對歷史名著的興趣不足,老師就要積極引導,或者把這些文學名著拿到課堂上來講解,鼓勵學生去了解,從而提升學生寫作和閱讀能力,也能使寫作和閱讀完美結合。
3.養成習慣,形成讀寫鏈
當養成了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后,寫文章時自然就得心應手,手到擒來了。我們閱讀的過程,其實是不停地和生活做交流,我們遇到的背景、氛圍、情景都會在我們的腦海里涌動。老師要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記錄下來,讓學生和自己的心靈交流,使他們體驗到書中的真善美和讀書的樂趣。一本書的主題是作者確定的,但是后來人的思維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人們的理解也就在不斷改變著。觀念的不同自然就讓人們有話說。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受到經典作品的熏陶,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和學習中所占比例很大,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更多的可用素材,這樣對于寫作有很大好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初中語文水平,我們應該采取主動的態度,多實踐,多引導,轉變觀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還要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使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能從多角度進行文章創作,促進初中語文教學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長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03):62.
[2]陶乃龍.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探究[J].速讀:下旬,2014(02):14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