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萍
【摘 ? ?要】初中地理作為整個初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蘊含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學生不能正視這門課程是當前得到了共識的一個問題。作為教師,不僅要想法設法引導學生正視這門學科,更要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氣氛 ?師生關系 ?教學藝術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84
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早已是廣大教師的教學共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均衡發展與學習各門學科的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初中地理作為整個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蘊含的大量知識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是需要學生重視的課程之一。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地理的學習上都不是非常積極,尤其是對于這門課程的認識,更是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對地理的不重視不僅不利于學生提升成績,更加不利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武裝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方設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從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創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方面加強教學的探索和經驗的總結。
一、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一)和諧課堂氣氛的優勢
成長環境無疑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課堂氣氛作為學生成長環境的一個小的縮影,同樣值得教師關注和重視。和諧的課堂氣氛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和學生所期待的,不僅是因為它能夠減輕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更是因為和諧的氣氛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而學生只有在身體健康、心理素質過硬的前提下,才能學習和掌握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此外,從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它不像歷史知識那樣有著吸引學生的眾多故事人物,也不像物理課那樣總是有很多讓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地理課堂從某些方面而言是比較缺乏吸引力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營造和諧的氣氛就更顯得非常必要了。總之,和諧的課堂氣氛是非常有利于地理教師改善教學和學生提升學習興趣的。
(二)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兩點思考
1.什么樣的課堂氣氛才是和諧的。身為一名急于改善教學現狀和方式的地理教師,我鼓足了干勁想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但是在真正實踐之前,我首先需要冷靜地回答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什么樣的課堂氣氛才稱得上是和諧的。如果說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和諧的,那么是不是意味著越活躍就越和諧呢?顯然不是;活躍固然是課堂氣氛和諧的一個標志,但是并非是唯一的標準。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活躍,活躍到教師也難以掌控的話,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和諧了。因此,廣大的地理教師在追求和諧氣氛之前,首先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個標準,朝著這個具體的標準努力才是比較可行的。
2.課堂氣氛營造還需探求可持續發展之路。課堂氣氛的營造是要花費一些課堂時間的,在這上面花的時間越多,講解地理知識的時間相對就越少。因此,教師營造一次可以、營造兩次可以,但是如果每一次上課時都集中相當的注意力在氣氛的營造上的話,就會顯得買櫝還珠、不分主次。所以,探求氣氛營造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明智之舉。
二、努力創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一)融洽師生關系的益處
改善師生關系無疑是改善教學的關鍵,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成效。教學實踐充分證明,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幸福感,讓學生更加喜歡任課教師、喜歡學習知識,更是可以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保證整個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和高效的運行。
(二)創建融洽師生關系的基本原則
教師在創建融洽師生關系時,需要堅持幾點基本的原則。一是教育公平的原則。教師努力創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并不是面對哪一個、哪幾個學生的,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此,一碗水端平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教師總是偏向于某些成績好的學生,那么其他的學生就會因為教師的冷漠而疏遠教師、不信任教師。二是真誠的原則。真誠是維系師生關系的最佳原則,只有堅持真誠的原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融洽關系才得長久,教師才可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努力引導學生正視這門課程
(一)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學有所成的前提
曾經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著名教育家、經濟學家馬寅初先生曾經講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因為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有所成的重要前提。”正確的學習態度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迸發出更多的潛能和創造力。其實初中地理不是一門難度很高的科目,很多學生之所以難以在這門學科的學習上有所突破,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有的學生認為地理知識無外乎就是讀讀背背,考試前加把油就行了;有的學生則認為地理是一門“副科”,不值得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錯誤的認識和態度,無疑都是導致學生地理學習頻頻受阻的直接原因。
(二)引導學生正視課程時的注意事項
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正視課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說教。其實,說教并非唯一的方式,也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因為教師說教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學生很容易因為不喜歡教師的說教而忽視教師所講的內容。所以,地理教師在引導學生正視和重視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避免單一的說教模式。
四、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學藝術
(一)教學藝術直接關系課堂的效率
教師的教學藝術是影響課堂效率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教師的教學越全面、教學水品越高,課堂效率就越高。所以,地理教師在嘗試改善教學、扭轉教學困境的過程時,必須注意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
(二)具體提升哪些方面的教學藝術
地理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然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教師教學語言的藝術、教師板書的藝術、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藝術、教師布置作業的藝術等。在這里,教師主要探討初中地理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語言藝術和板書藝術。教學語言是將教師和學生緊密聯系起來的主要媒介,學生所學的大部分的知識,基本上都是從教師的語言中獲悉的。因此,教師需要確保的是自身的教學語言在表達、組織上都沒有問題,并具備言簡意賅、短小精悍、準確生動等特點;其次是板書的藝術。板書是教師傳達知識的一個途徑,板書的優勢就在于方便所有的學生觀看,方便教師進行闡釋和發揮。教師在板書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板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因此板書字體要大一些、板書的位置要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