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靜雷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還是促進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融入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感自我調節能力,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信念,真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情感教育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提倡以人為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那么,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呢?
一、運用語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語言打動學生的內心,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語言是真情的流露,教師不僅要采用規范性、邏輯性和教育性的語言,還要讓語言充滿感情性和動作性,當興奮的時候應該慷慨激昂,當難過的時候應該低沉,通過運用富有感情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枯燥無味的教材文字轉化為聲情并茂的情境。例如,在學習捍衛國家尊嚴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憤怒的、激動的語調。當講到新中國的輝煌成就時,教師應該是興奮的、喜悅的,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
二、創設情境教學,強化學生情感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生動的情境,促進學生在情境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法律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某貪官貪污被判刑的視頻,看完之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從“這位貪官犯了什么錯誤”“怎么樣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等問題,引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知識,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強化情感教育。
三、開展課后實踐,升華情感教育
紙上得來終覺淺,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難免覺得空洞。因此,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好課堂教學,還要注重將學生的注意力延伸到課外實踐中去,對學生的愛國精神、樂于助人、團結合作、尊師重道等情感進行培養。例如,在學習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如,在街坊鄰里或大街上宣傳不隨地吐痰、關愛老人小孩等知識,幫助社區老人打掃衛生,幫助殘疾人士過馬路等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升華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總之,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堂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積極培育學生的情感,加大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力度,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發展。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