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城農民工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新的特殊群體,他們以其強大的創造力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他們卻始終處于弱勢群體地位,他們在給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仍遭受著不公正的待遇, 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這些年來,因農民工問題日益嚴重,黨和國家規定要加強對進城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卻并沒有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進城農民工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關懷。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進城農民工;人文關懷
當前,黨和政府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進城農民工作為我國城市化建設的特殊人才,自然要加強對其培養,而對進城農民工的培養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由于對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人文關懷而使農民工權益始終得不到保障,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教育者的反思。
1 相關概念的界定
1.1 進城農民工的含義
農民工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的農民工是指那些離土不離鄉,仍在自己鄉鎮企業上班的農民,也指那些離鄉又離土來到外地工作的農民,但是他們的戶籍都保留在農村;狹義的農民工是指那些離土又離鄉,從農村進入城市從事非農產業并賺取收入的農民。本文所指的進城農民工就是狹義上的農民工,并用“農民工”一詞代替“進城農民工”。
1.2 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含義
新世紀以來,農民工問題逐漸成為學術界和社會普遍關注并研究的焦點問題,而將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還是較少。將人文關懷融入到農民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并在關懷中時時刻刻滲透著教育,這就體現著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所謂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是指在對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關注農民工個體的全面發展,以農民工為根本,以疏導農民工的思想問題為任務,以塑造農民工的精神世界為目的。
2 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2.1 從主體本身來看,是農民工實現自身價值的追求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推進,首先必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實現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農民工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特殊人才,自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來實現其向現代化人的轉變。在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恰恰是農民工實現自身價值的強烈追求。一方面,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加之社會不公平現象層出不窮,這使農民工處于弱勢群體地位;另一方面,農民工的維權意識薄弱,他們對自身權益的維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其樹立主人翁意識。
2.2 從社會發展來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在我國,農民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群體,其作為社會的重要成員,對社會和諧的影響也是十分重大的。當前,農民工問題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和沖突嚴重威脅著社會和諧,這就需要將人文關懷融入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幫助農民工消除各種思想誤區,調節各種矛盾,使農民工之間、農民工與其他群體之間能夠和諧相處。
2.3 從學科角度來看,是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是我黨的優良傳統,隨著農民工問題的不斷涌現,對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強。這就要求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關懷,在關懷中實施教育,在教育中融入關懷。當前,把人文關懷納入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既符合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的要求,也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真正發揮。
3 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中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良好的人文關懷環境
農民工雖然生活在城市之中,但他們卻常常遭到城市人群的排斥和漠視,他們做的是城市最臟、最累的工作,住的是最破、最爛的房子,這種來自心理和生理的環境壓力嚴重損害了農民工的利益。
3.2 政府重視不夠,政策制度尚不健全
國家雖頒布了一系列保障農民工權益的政策,但有些地方政府卻對農民工缺乏人文關懷,忽視農民工的精神需求,只把農民工視為賣苦力的群體,甚至有些政府會明令禁止農民工參與一些城市活動,同時,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得不到保障。
3.3 教育主體不夠明晰,教育工作隊伍不到位
由于農民工是外來務工人員,但其戶籍又保留在農村,因此使得城市各管理部門難以明確職責,這讓農民工陷于邊緣化狀態,同時,一些市民在農民工面前保持高姿態,甚至不尊重農民工,這使農民工遭受一定的社群隔離。
3.4 農民工合理生活需求得不到滿足
在我國,一些私營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往往忽視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他們極大限度地榨取農民工的廉價勞動力,卻忽視了對農民工報酬不同程度的提高,損害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4 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對策
4.1 政府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
為了努力給農民工群體打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順利開展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一是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二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三是著力解決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4.2 優化人文關懷環境,培育整體關懷機制
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在教育中更加注重人文關懷,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黨政機關發揮主導作用,客觀指導教育關懷工作;社區工會各盡職責,關心和尊重農民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完善用人單位管理制度,保障農民工工資、工時;加強媒體關注,新聞媒體恪盡職守,堅持正面報道。
4.3 增強農民工的自我教育意識,發揮其主體作用
將人文關懷融入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提高農民工的整體素質,這不僅需要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也要靠農民工自身的努力。農民工要努力轉變傳統落后觀念,積極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另外,農民工還應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參加技能培訓,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個人素質,努力推動其全面發展。同時,要充分認識到農民工既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教育的客體,要充分發揮農民工的主體作用。
總之,將人文關懷融入到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對進一步提高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解決農民工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促進農民工全面發展的終極使命,這正是人文關懷的體現。同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也是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需要。由于社會歷史條件不同,社會發展對于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要求就會不同,在現代化建設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象,自然尤其重要。可見,對人文關懷的倡導,是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王東莉.德育人文關懷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2]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3]王亞楠.農民工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0.
[4]羅麗霞.當前城市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0.
[5]魏博.進城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13.
[6]王娜.淺談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與開放,2010,(11).
[7]紀研.加強對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必要性[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1).
[8]沈壯海、李巖撰.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9]申維辰.改進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論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N].人民日報,2001,(4).
作者簡介
袁嬌(1989-),女,江西吉安人,單位: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