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要:隨著我國時尚服裝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服裝生產已經自動化、規模化發展,服裝品種越來越多,生產周期越來越短,而服裝專業的畢業學生由于知識結構和崗位適應力較單一,無法滿足服裝企業的崗位需求,導致服裝行業出現用人荒、招人難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現狀,本文結合海門中等專業學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進行探討,為加強服裝崗位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中職校 校企合作 服裝崗位教學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提出了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規程,推動了我國職業教育學院校企合作模式的進一步開展。在海門中等專業學校服裝崗位校企合作模式教學中,主要強調以學校為主體的校企共同教育、共同管理,以訓練學生快速適應崗位為目的,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加強專業理論以及專業技術技能教學水平,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使服裝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更適應服裝企業的崗位需求,使其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
二、加強中職校企合作模式的措施
(一)明確校企合作思路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而企業則是接受人才的大客戶,所以人才是否合格企業最具發言權,因此,校企合作中學校應該主動邀請企業參與教學,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以及新技術等教育資源,發展兼職型教師,培養出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所以,校企合作的基本合作思路是雙方緊密合作、互惠互利、資源互補地培養出合格人才,實現雙贏發展。
(二)拓寬校企合作模式內容
首先,要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通過實際社會行業背景調查來了解服裝專業的崗位職責,并參照合作企業的現有崗位,確定其崗位專業分類,分析其崗位素質以及專業結構,以建立其符合現實需求的基礎教育、專業培訓、素質培養的教學結構框架。比如,我們海門中等專業學校于2006年起設立“三思品牌冠名班”來培養對口專業人才。
其次,要共同建立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需要企業積極提供設備,學校提供資金與場地,成立服裝CAD設計實習室、試樣室、服裝表演廳等教學場所。校外實踐基地主要指的是企業的實訓車間以及生產車間,在企業實際運作車間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職業能力培養,使企業員工與學生成立師徒關系,一方面能夠確保學生學習到基礎性知識,另一方面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再次,加強雙師教師培養。隨著服裝業的高速發展,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觀念和思想,不斷學習新的專業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才能適應教育的需要。因此,學校可以每年派選2至3名教師到合作企業中掛職鍛煉,而企業員工可以受邀前來學校兼任教師,為學生和教師講解服裝業當前發展趨勢或者一些新技術的講解示范。2009年,我校派出服裝教師赴加拿大培訓深造,學習國際先進的“雙元制”“教學工廠”等課改理念與模式,為我校服裝設計專業增強了實力。
此外,還可以定期與企業進行雙向信息交流,技術合作,共同分析服裝市場的走向,以及共同研究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
三、加強中職校企合作模式的服裝崗位教學措施
(一)推進德育社會化教育
由于校企合作促進了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等教育形式的開展,也極大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人際交往范圍和生活空間,從而使學校德育教育逐漸向多元化和復雜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德育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向社會化發展,以改變以期脫離實際的傳統方法。此外,還要加強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對接,校企合作中不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而使員工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則是每一個企業文化都極力追求的。
所以,首先讓學生在企業真實的生產職業環境中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其次可以開展企業文化宣傳講座或座談,講解企業文化的構成要素,企業文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再次,要將企業的管理理念融合到學校的管理之中,使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適應社會環境。最后,可以讓企業和學校共同舉辦校企文化活動,比如開展服飾展示大賽,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出的服裝能夠得到充分展示。
(二)優化服裝崗位教學方式與內容
首先,教學內容要有實用性和先進性。根據校企合作職業能力培養要求,以企業需求為主,將傳統的基礎課以及專業課進行必要的篩選和組合,以降低理論教學的難度,增加實用性的技術教學,以增加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注重服裝專業的各種新技術、新知識的教學,以期做到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的同步更新。
其次,教學方法要有體驗性和突出性。專業技術教師應該做到凡是能邊講解邊練習的專業技術知識,應盡量讓學生在實訓基地內動手操作,光是在教室中掛圖或書寫講解是不夠的,要讓學生經歷實際動手學習的一個過程。針對服裝的不同類型與款式單獨成立教學模塊,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該模塊的教學內容,甚至能夠立刻動手操作,以及時反饋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學生迅速掌握技術要領。這種靈活的模塊式教學方式能夠根據目前服裝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調整,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四、結論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崗位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增加學生的崗位意識,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整合優化教學內容,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實用性,縮短了學生上崗的適應期,基本實現畢業即可上崗,實現零距離就業。
參考文獻:
[1]焦東良.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信息,2010(19).
[2]鄒平.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多維”培養模式[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3]馮東海.淺談中職財會分崗位教學的教改理論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