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鳳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山東臨沂2 761 11)
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
鄭彩鳳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山東臨沂2 761 11)
【摘 要】目的:探討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提出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行普外手術患者7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術后手術切口未發生感染的患者設為對照組,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677例,觀察組103例,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影響切口愈合的各項因素,總結觀察組患者發生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并找出解決方法.結果:經過觀察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手術切口感染與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引流管堵塞、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因素相關,經比較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普外科術后引發手術切口感染因素眾多,應對這些危險因素給予足夠重視,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并注意對患者的飲食護理,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從而降低術后并發傷口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護理原則
術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常見并發癥之一,切口發生感染會導致切口愈合速度變慢,傷口裂開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最終導致患者死亡[1].本研究對我院行外科手術的78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將發生感染和未發生感染的患者進行對比,得出理想結果,并總結出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行普外手術的患者7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7例,女403例.將術后手術切口未發生感染的677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325例,女352例;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103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男52例,女5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780例患者圍手術期接觸的可能引起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以及護理對策,結合患者實際引發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危險因素,歸納總結引起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為以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提出針對性地護理措施并在科室內普及,以減少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
1.3 切口感染診斷標準 采用衛生部辦公廳2001-01-03印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患者是否發生術后切口感染進行判定,其中包括深隙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表淺切口感染3項[2].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可能引起傷口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經過觀察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手術切口感染與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引流管堵塞、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因素相關,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引起傷口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比較[n(%)]
3.1 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 由于抗生素應用越來越廣泛,細菌耐藥性逐漸上升,加上頻繁的醫療操作以及醫院內環境污染等因素,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逐漸升高.發生傷口感染的患者住院時間隨之增加,并伴有傷口愈合速度慢、傷口裂開等并發癥,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總結出導致切口感染的眾多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引流管堵塞、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研究資料顯示,惡性腫瘤會在體內分泌一些毒素,影響機體正常新陳代謝,使感染幾率上升[3].外科引流術為一種有創手術,如對引流管護理不當,細菌極易從引流管逆行至體內,造成切口感染[4].
3.2 預防切口感染的對策 ①為老年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以及住宿條件,給予充足的術前護理以提高老年患者手術耐受.②術前對患者進行營養評估,根據患者情況提供針對性的飲食,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為主;術后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患者進食時間,術后初進食應以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為宜,逐漸向普食過渡.③術前對患者進行血液檢測,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使之處于最易恢復的范圍.④嚴格管理手術室,由專人管理,嚴格執行手術室內的消毒措施,監測手術室的環境、器械以及手術用品的微生物指標,一旦發現手術室內有物品污染,應立即更換.同時強化科室內護士對手術流程的掌握,提高基礎技能,以便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手術醫生最好的配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暴露在醫院高危環境的時間,以降低感染發生幾率.⑤手術醫師和麻醉師應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巡視,與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使患者感受到醫生的責任心,以提高患者對手術的信心.⑥盡量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以避免患者長期處于院內,增加感染醫院內固有致病菌的危險.⑦保持患者病房內的清潔,控制溫濕度,每天使用消毒液對病房進行消毒,定時開窗通風.⑧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為患者檢查傷口和換藥時應對手進行嚴格消毒,并佩戴無菌手套.⑨對實施外科引流管的患者進行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各類引流管的護理要求,包括“T”字管、留置導尿管、腹腔引流管等,對引流管進行妥善固定,定時更換引流袋,同時注意無菌操作,注意在更換引流袋時勿將引流管和引流袋抬高,防止引流物反流入患者體內.對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還應鼓勵其盡早下床鍛煉,避免腹腔膿腫和腹膜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東生,張 皙,岳 莉.肥胖患者闌尾切口感染的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090-1090
[2]陳洪祥,倪國珍.外科引流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5,2(14):10-11.
[3]肖 玲,王葵花.普外科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84.
[4]任 南,文細毛,吳安華,等.178所醫院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3,2(1):6-10.
[5]來 奇,王 軍,郭 文.老年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誘發因素及預防[J].寧夏醫學雜志,2008,30(7):629-63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5)07-146-02
收稿日期:2015-06-04;接受日期:2015-06-20
作者簡介:鄭彩鳳.本科,研究方向:護理.Tel:0539-6751727 E-mail:sumingtao19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