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南京分所 劉冬梅
關于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江蘇淮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南京分所 劉冬梅
摘 要:經濟發展往往伴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有的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也就有企業由于競爭失敗,最終被兼并或者破產。當企業在法律上被裁定宣告破產后的十五日內,清算組會對該企業進行接管,嚴格監督企業清算的過程,并真實反映清算結果。然而,由于《破產法》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較短,我國相關部門暫時還沒有出臺針對破產清算特定的法律法規,因此,長期以來都是參照一般財務會計準則結合破產法的一些相關規定來進行處理。然而,破產清算與日常的會計處理還存在一定的不同,一味地參照《企業會計準則》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吸收破產清算中發生的問題的經驗教訓,完善我國的破產清算會計勢在必行。
關鍵詞:企業破產 破產清算 清算會計 思考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有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就也有企業由于競爭失敗,最終被兼并或者破產。一個正常的經濟市場,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優勝劣汰的情況。當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資產嚴重低于負債,則不得不選擇通過破產這一方式退出市場。例如,美國黯然公司曾經叱咤全球經濟圈,是全球最大的電氣、電力、電訊公司之一。然而,2001年安然重申資產發現其有將近6個億的債務,并且由于造假丑聞的爆出,導致其股價降跌,造成嚴重的資不抵債,最終只能宣布破產。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各種金融衍生物應運而生,我國股權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繁榮,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一方面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為企業新增了籌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對企業做出了新的考驗。我國企業破產案例也時有發生,2015年5月,溫州某知名兼職企業申請破產,債權申報高達8.3億元;由于行業低迷,我國國內不少小型造船企業面臨倒閉;我國山水水泥在上市融資7年后,由于超短融違規,于2015年11月11日向法院提交清盤申請。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歷史永恒不變的準則,然而,企業宣布破產后的債務應該如何處理,企業破產清算應該如何完成,成為了當下重點需要研究的問題。雖然,《企業破產法》、《公司法》以及《破產規定》對企業破產清算做出了一定的規范和指導,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破產清算會計都是參照《暫行規定》以及日常企業會計準則來實施的,還沒有破產清算會計專門的會計準則。破產清算會計是一項特殊的會計內容,與日常的會計處理還存在一定的不同,一味地參照《企業會計準則》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深思。
2.1 破產清算制度的缺失
現階段,我國破產清算相關的法制法規還比較陳舊,建立制度的時期與現階段經濟市場體制相差較大,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破產清算會計都是參照《企業破產法》、《公司法》、《破產規定》以及日常企業會計準則來實施的,還沒有破產清算會計專門的會計準則,破產清算與日常的會計處理還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實施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問題。并且,暫行的《企業破產法》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對破產清算的作用和意義做出了一些詮釋,對破產清算管理人的工作內容做出了一些簡單的規定,但是并沒有直接對破產清算的方式進行規范指導,也沒有對破產清算人員做出必要的要求,以及如何界定破產清算是否違規。由于現階段我國并沒有明確地對破產清算進行規范,以至于目前破產清算無章可循,給不法分子鉆法律漏洞的機會,以至于債權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2007年,我國首例外企起訴破產清算組的案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案件中,瑞華公司起訴破產清算組關于拍賣通運企業于瑞華公司的抵押物行為無效。該案件的發生歸根究底是源于當時的《企業破產法》對清算組權限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以至于發生了通運公司合法破產,清算小組合規處置破產財產,卻損害了債權人利益的結果。
2.2 當下破產清算管理人成立不夠及時
會計中,會計信息的時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破產清算會計的時效性尤為重要。但是,我國法律介入企業的破產清算時間存在嚴重的滯后,并且,現行的法規中并沒有規定企業在申請破產到破產清算管理人正式接管企業破產清算監督期間內,企業破產的財產管理責任。首先,從法院受理破產企業的申請、調研,到最后確定宣布企業破產通常需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處理,在這段時間內,部分不法的企業有很大的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轉移企業的資產。此外,在法院宣布企業破產后,按照我國現行的《企業破產法》中規定,企業宣告破產后的15日內由法院成立破產清算管理人對企業破產清算進行監督和核實。在這15日內,法院需要選取合適的破產清算人員,組織完整的破產清算管理人,因此,宣布破產后的15日內還并不能立即對破產企業進行清算。這一系列的清算滯后期給破產清算帶來了一定的不準確性,給債務人為了私利對資產進行處理的機會,嚴重危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2.3 當前破產清算管理人工作缺乏必要的公正性以及必要的監督
我國企業破產清算管理人采用的是公函制定法,從法院、管理企業的相關部門,所在地同級政府財政局、稅務局、工商局、審計局、勞動局、計委、人事局以及破產清算會計人員組成。這些人員一般以個人名義參加,但是其所在單位都與企業破產清算有一定的利益糾葛,以致于破產清算管理人很難處于公正的角度來處理破產清算。例如,企業破產清算后,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財政局以及稅務局的部門利益;企業破產后,遣散職工,職工安置等與人事局息息相關;管理企業的政府部門更是與破產企業利益密不可分。并且,破產清算管理人在進行破產清算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利益的誘惑。例如,重慶市涪陵區絲綢(集團)公司破產清算管理小組負責人李茂榮,其利用職務之便,在未經任何合法程序的情況下,以21萬元購買了重慶市涪陵區絲綢(集團)公司駐成都辦事處的實際價值為105.31萬元的房產,并租賃收取房租2.4萬元。無論是破產清算管理人以自身企業利益為先,還是破產清算管理人“監守自盜”,都嚴重影響了債權人的根本利益。此外,由于破產清算監督并沒有落到實處,例如,我國現行法律對破產清算人員違規后的撤換、懲處并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也沒有對破產清算管理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完善。破產清算管理人一般是臨時組建,沒有承擔法律的能力,破產清算完成后,一旦出現了問題難以查明事實,追究責任。
2.4 我國缺乏專業的破產清算會計人員
在實際的破產清算案例中,破產清算管理人一般都是由法院、管理企業的相關部門,所在地同級政府財政局、稅務局、工商局、審計局、勞動局、計委、人事局根據自身單位情況指派,為了不影響單位自身的工作,一般這些單位都不會選擇骨干員工去參與企業破產清算。因此,嚴重缺乏專業的破產清算會計人員以及法律人員的參與。這些清算管理人在實際破產清算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指派的破產清算管理人,除了處理破產企業的清算工作之外,還有本職的工作,一旦兩者沖突,為了長期的利益,破產清算管理人一般都會優先選擇完成本職工作。尤為重要的是,現階段,我國并沒有完全專業的破產清算會計人員,無論是高校還是社會培訓機構都沒有破產清算的專業會計課程。絕大多數參與破產清算的管理人,并沒有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而破產清算本身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由于清算人員的能力以及背景、環境的限制,導致破產清算會計缺乏必要的真實性,清算結果也未必可靠。
3.1 完善企業破產清算相關的法律法規
建立完善的、規范化的、具體化的并且具有較強執行性的《破產法》,其內容應該適應現階段經濟市場的需要,并且包含所有性質的企業。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公司還是民營企業等等,都可以統一適用,并且具有必要的平等性,擴大《破產法》的使用范圍,確保自然人也可以申請破產《。破產法》中應該針對破產清算會計進行詳細的完善和解釋。對破產清算會計工作中已經出現過的問題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都進行詮釋和規范。制定完善的破產清算會計制度和財務準則,并且完善相關的破產清算審計、破產清算監督等規范。對破產清算管理人的權責需要特別明確,以高薪養廉、重懲等方式遏制破產清算管理人違規違法行為,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3.2 建立臨時破產管理人制度
在破產清算管理人確定組建完成之前,可以先組織臨時破產管理人,避免破產清算滯后期間內,破產企業無人監管。臨時破產管理人可以是一個成熟的組織,以獨立的形式和部門存在,一旦該地區有企業申請破產,臨時破產管理人立即接手管理破產企業的財產。然后,法院宣布企業破產后,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由臨時破產管理人繼續完成破產清算工作,如果另行選擇破產管理人,則需要在15日之內確定最終破產管理人,并完成前期破產企業財產管理交接工作。建立臨時破產管理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債務企業的財產從申請破產開始就受到必要的監控,確保破產清算會計信息的完整和準確,保障債權人的清償利益。
3.3 加強破產企業的會計監督
首先,必須要保證破產清算的會計信息是合法的,并且與企業破產清算相關。因此,在進行破產清算會計處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破產企業的經營結構,重新考慮與破產企業有經濟關系、契約關系以及有利益制衡的各方面因素,合理保障債務人和債權人雙方合法權益。可以在債權人中選擇一人或者多人作為破產清算管理監督人,對企業的破產清算會計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破產清算會計信息監督體系,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的會計信息進行不同監控,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準確。
3.4 加強對破產清算會計人員的篩選
參與破產清算會計的人員應該分為債務人自身的會計人員、債權人所屬會計人員以及破產清算會計人員。其中債務人自身的會計人員必須要對自身企業經營情況十分的熟悉,了解企業的債務結構,對談判技巧有所熟悉,對企業清算、重整移交等工作技巧熟悉等等。債權人所屬的會計人員必須要參與對企業破產的監督工作,該會計人員需要對破產法有足夠的熟悉,能夠迅速地發掘破產企業中的財務問題,并為債權人會議提供建設性的建議。破產清算會計人員必須要了解企業破產清算的所有流程,對《破產法》等相關法律十分熟悉,對破產清算的會計科目、賬務處理、會計報告等十分熟悉,并且有良好的與法院、債權人、債務人溝通的能力。
優勝劣汰是經濟市場的自然選擇,雖然國內破產清算還不夠成熟,但是在實踐中不斷地吸收西方國家的理念,結合我國的國情,立足司法原則,建立完善的破產清算制度是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債權人、債務人利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王欣新.立案登記制與破產案件受理機制改革[J].法律適用,2015(10).
[2] 孟姝任,張煦.企業破產清算若干財務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1).
[3] 張亞楠.完善我國破產保護制度的若干思考[J].政治與法律,2015(02).
中圖分類號:F2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10(a)-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