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斌
【內容摘要】預習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合作學習課堂中,課前有效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新知有足夠的儲備,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有效開展的保障。
【關鍵詞】有效預習 小組合作 自主學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相當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找準教學的起點,合理設計教學過程,選擇合適的學習任務和方法,而學生的準備工作,即“預習工作”更為重要,只有“準備工作”到位,課堂“規定動作”才能如期完成,“自選動作”才能出彩,因此預習是否有效是決定小組合作學習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為什么要有效預習
預習,是指學生課前對即將要學的內容進行自學,了解其大概,完成知識框架自我構建的一種主動求知過程。因此預習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預習走過場、無實效的情況相當嚴重,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預習形式單一
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教師會更多關注新詞匯,往往會布置學生完成一些讀、背類的預習任務。這種單調的預習形式常常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從而失去預習的興趣,直接導致預習效果不理想。
2.預習目標不明確
教師雖然布置學生去預習新課內容,卻對預習后需要達成的目標沒有具體的要求,學生也就聽之任之,不把預習當回事。
3.預習效果無檢測
對于學生預習的效果,教師不進行了解,學生自己也心中無數,這樣的預習任務形同虛設,只會流于形式,自然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有效預習的重要意義
預習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它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課中合作探究只有在學生有效預習的基礎上才能高效完成。
1.預習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空間
預習是學生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在聽課之前主動地熟悉和鉆研即將學習的教材并為聽課做好知識和心理上準備的一種學習活動。在預習活動中,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力,利用教材、工具書及其他輔導資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識,獲取新知識,主動學習,主動發展,在困難中嘗試,在主動學習中得到提高。
2.有效預習為教師的教學指引了方向
教師通過對學生預習作業的檢查,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優化課堂活動的設計。有了課前有效的預習,教師課上就有了正確的教學起點,教師沒必要在學生都會的知識點上浪費時間,也沒必要在學生無法達到的高度上下功夫,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成了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生生互動解決,教師適時引導解惑的過程。
3.有效預習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傳統的課堂教學幾乎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一切的教學環節都是按照教師的預設進行的,這樣的教學單調、平淡、千篇一律,毫無新鮮感可言。而學生在有效預習之后,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中,教學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問題或活動的設計是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的,這樣的課堂會帶給師生更多的期待,課堂教學會有更多的精彩。
三、有效預習的途徑和方法
1.加強預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預習習慣
很多初中學生都不預習,這就要慢慢培養。特別是對初中里那些學習習慣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他們的預習方法有欠缺,需要教師適當的指點和引導,對他們的預習提出統一的要求,教給他們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使他們在預習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強預習監督檢查,及時評價反饋效果
有預習就要有檢查,有檢查才會有落實,有評價才會有促進。教師對學生進行預習檢查,及時給予合理的評價,及時反饋預習結果可以使學生掌握自己的發展狀態,看到自己的進步、潛能、長處及不足,從教師的評價中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3.加強預習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合作預習不同于獨立預習之處就在于同伴間的互助與支持。預習活動雖說是一個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但有了同伴間的相互扶持,預習之路會更加輕松。特別是對于學困生而言,獨立預習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開展學習交流、討論,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順利完成預習任務,防止“兩極分化”,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編預習案加強引導,保證預習有效實施
預習案可以將學生預習的過程具體化,在學生的預習過程中起著導學的作用。有了預習案,學生預習就可以做到有本可依,有據可查,學生在“預習案”的引導下,可以更加明確預習目標,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預習,提高預習的質量。
結束語
預習的目標就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嘗試自我構建知識結構,調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形成對新知的認知。預習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學習能力,更是一種學習習慣。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形成預習技巧,養成預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龔曉靈. 英語課外合作學習的探索,《教學月刊》,2006年第4期.
[2] 周亞娟. 芻議中學英語預習能力的培養,《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7期.
[3] 顧曄. 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預習習慣,《新教育》,2010年11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林城中學)